索引号: | 330803-023/2020-71110 | 组配分类: | 其他政策文件 |
---|---|---|---|
发布机构: | 区司法局 | 发文日期: | 2020-06-1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区级各单位:
现将《衢江区2018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衢州市衢江区委依法治区领导小组
2018年3月29日
衢江区2018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
2018年全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市第七次党代会和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和市依法治市办的部署要求,以提高全民法治素养、构建社会大普法格局为总目标,以深入开展宪法宣传为重点,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为抓手,深入实施“七五”法治宣传教育规划,加大全民普法力度,进一步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良好氛围,加大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力度,努力提升各领域法治化水平,为加快推进我区“四个一”和康养城建设、打造乡村振兴先行先试区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一、突出重点内容
1. 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大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宣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部署。
2.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做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的学习宣传,开展形式多样的宪法主题宣传活动,结合落实普法责任制,实施宪法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军营、进家庭、进网络、进两新组织、进宗教场所“十进”工程,使宪法走进千家万户、融入人民群众生产生活。
3. 深入学习宣传党内法规,突出宣传党章,增强广大党员党章党规党纪意识。
4. 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普法。围绕我区“四个一”和康养城建设、打造乡村振兴先行先试区等中心工作,加强重点项目建设、生态环境、绿色金融、“最多跑一次”改革、营商环境等重点领域法律规章制度宣传。
5. 抓好地方法规学习宣传。突出《衢州市市区电动自行车管理规定》《衢州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衢州市城市绿化条例》《衢州市信安湖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宣传。
6.按照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部署要求,聚焦涉黑涉恶问题突出的重点地区、行业、领域,开展针对性的法治宣传,依法严厉打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黑恶势力犯罪。
7. 按照“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普法责任制要求,抓好本单位本部门执行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服务对象的普法宣传。
二、突出重点对象
8. 抓好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坚持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继续推进领导干部学法、述法、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和国家工作人员就职宪法宣誓、年度法律知识考试等工作。继续实施公务员“学法用法三年轮训行动计划”。利用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政府常务会议、部门党委(党组)会、办公会开展集体学法,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法每年不少于2次,乡镇(街道、办事处)政府班子会集体学法每年不少于2次,部门领导班子集体学法不少于3次,法治讲座、法治论坛、读书会等面向全体工作人员的学法活动不少于2次。行政执法人员每年学法不少于60学时,一般公职人员不少于40学时。
9. 抓好青少年学法用法。出台加强中小学法治宣传教育实施意见,规范中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的法治教育内容,开设专门法治课程,健全完善“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工作机制。
10. 抓好村(居)民学法用法。推动建立村(社区)干部群众学法常态化机制,村“两委”、社区干部每年集中学法不少于4次,村(居)民代表等骨干每年集中学法不少于2次,做到学法有组织、有计划、有场地、有记录。
11. 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职工普法。建立国有企业领导班子集中学法制度,将企业中层经营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纳入学法重点对象范围,每年企业领导班子集中学法不少于4次。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和服务行业的法治宣传教育。
三、加强法治文化建设
12.加强法治文化实践基地建设,在我区建成大型法治文化公园(广场)。乡镇(街道办事处)逐步建立能够满足当地群众需求的法治文化公园(广场)。
13. 加强基层法治基地建设,打造以一所法治学校、一组法治宣传栏、一排法治书架、一个公共法律服务点、一个人民调解室和一个法治微信群为核心的村(社区)基层普法教育阵地。
14. 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开展乡村历史名人“法治小故事”征集活动,进一步发挥法治文化在基层社会管理中的规范、引导作用。
15.开展机关法治文化建设,各单位橱窗、展厅、门厅,各党务、政务网站、主流新媒体以及各单位门户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手机客户端等要开设法治类宣传专栏、专题,保证更新频率。
16. 发挥全区各类公共文化资源作用,大力拓展图书馆、文化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等公共设施的法治宣传功能,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17. 完成区级综合性青少年法治教育校外实践基地建设。
18. 加大法治文艺作品创作,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组织创作一批法治动漫、动画、微电影等新媒体作品。
四、丰富法治宣传平台载体
19. 进一步深化“以案释法”工作,加强典型案例收集、整理、研究、发布和巡展工作。
20. 加强12348衢江法网建设,打造智能化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满足群众对法律服务的需求。
21. 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体优势,打造精品普法专栏和节目。探索电子显示屏、电子触摸屏等新载体,依托网站、微博、微信群等新兴媒体,大力开展新媒体法治宣传教育。
22. 加强车站、广场、商场等公共场所的展示栏、标牌、视频播放终端等固定普法设施建设。
五、深化基层依法治理
23. 结合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开展法治乡村治理体系规范建设,推进基层依法治理,新增市级以上民主法治村创建30个。
24.深化诚信守法企业创建,完善创建内容和考核方式,推动企业落实“谁用工谁负责”主体责任。
六、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度保障
25. 贯彻实施《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普法责任制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负责”普法责任制。
26. 健全责任清单制度,各普法责任主体制发普法责任清单和年度普法项目任务书,明确重点任务、主要方式、时间进度、预期目标等内容,4月底前报区法治办审核后向社会公布。
27. 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加强部门间的横向沟通协调,研究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交流工作经验,形成工作合力和长效机制。
28. 加强对普法联络员、法治副校长(辅导员)、普法志愿者等普法队伍的工作指导,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
29. 按照“七五”普法规划要求,做好“七五”普法中期督查及总结表彰工作。
30. 完成市依法治市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有关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