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索引号: | 330803-058/2013-34022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
发布机构: | 双桥乡 | 发文日期: | 2013-01-0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一、2012年重点工作
今年以来,双桥乡政府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严格落实区委、区政府和乡党委的决策部署,坚持以项目推进为重点,农民增收为目的,团结和带领全乡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克难攻坚,狠抓落实,全乡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明显成效。
(一)狠抓全乡经济发展
1、大力做好招商引资。实施“多路并举,全方面招商,无缝隙帮办”。在农业招商上投入400万元续建双桥珍稀苗木基地,投入600万元新建红心猕猴桃基地。在工业招商上新引进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即富星和宝黏胶工业有限公司,投资额达1.2亿元,落实工业用地25亩,该项目已于9月中旬开工建设,预计年内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00万元。
2、全力推进旅游项目。继续推进黄金海岸休闲养生度假区项目,今年重点实施项目一期即世纪龙博物馆和潘氏艺术馆,目前正在土地招拍挂的前期准备工作,预计年内开工建设。并邀请四川大学杨振之教授参与编制黄金海岸项目旅游综合体整体规划,预计12月底前完成编制并提交市政府审批。截至目前该项目共已投入1800多万元。
2012年1—9月,完成农业招商投入1000万元;实现财政收入74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92.5%;完成固定资产6795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78.6%;完成GDP5257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80%;实现农民人均收入7413元,完成全年任务的95%。
(二)狠抓新农村建设
1、扎实推进土地综合整治。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我乡现已完成土地综合整治前期工作,计划拆迁安置点6个,拆迁区块12个,复垦总面积93亩,其中双桥村10.5亩、双桥乡林场3.5亩、山峰村21.7亩、河口村12.8亩、高田村12.5亩溪滩村7.8亩、社后蓬村24.3亩等,新增土地指标62%以上。目前已在双桥村率先搞试点,第一期土地综合整治涉及农户19户,村两委干部分组分工进行走访农户,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签订旧村改造协议。
2、努力发展来料加工业。今年来,我乡继续加大对来料加工业的扶持力度,引导并鼓励农村中外出务工有困难的家庭闲散劳力从事来料加工,发展来料加工点11个,从事来料加工人数达391人,目前共发放来料加工费达110.7万元。目前溪滩、河口两村已完成来料加工房建设,并已投入使用。山峰村来料加工房正在建设,预计年内完工。同时计划在溪滩村集中建设5幢共1520平方米来料加工厂房,积极做好来料加工基地项目前期土地流转工作。
3、开展“进村入企”大走访
3月15日-5月15日,双桥乡组织集中开展“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全乡分成六个工作组走访联系村6个,走访企业10家,参加走访的干部60人次。通过走访,在“进百村、访农家”专项走访行动中共梳理各村问题24条,主要反映改造住房、修建防洪坝和硬化道路等问题;走访农户1109户,梳理问题109条,主要涉及家庭困难,需要政府扩大低保范围、帮助他们解决子女读书费用、发展经济等问题。在“入企业解难题”专项行动中共走访企业10家,梳理问题共7个,主要反映厂房扩建、资金短缺、招工难等问题。分类梳理出来的问题汇总后,乡政府及时组织召开专题会议,讨论分析分类梳理的村情民意,并形成领导分工负责、合力解决问题的共识,对分类的意见和建议采取领导分工负责制,帮助解决梳理出来的问题11个,帮助解决走访农户梳理出来的问题52个,帮助解决走访企业梳理出来的问题4个。真正做到情况在一线了解、决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形象在一线树立。
4、着力实施富民壮村项目。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立脚点和出发点。结合本乡实际,整合资源,积极推进富民壮村项目的实施。今年以来,在社后蓬村投资40多万元修建了200多米长的防洪坝和400米长的农业灌溉渠道;在双桥村投入13万元实施污水集中处理项目;在河口村投资28万元修建了1051米长的林区道路;在溪滩村投资70万元修建300米长防洪堤和450米长农业灌溉渠道;在溪滩和河口村分别投资69万元和40万元新建一栋办公楼,在山峰村投资约60万元正新建一栋办公楼,预计年内完工;乡邮所、村邮站建设已全面完工,双桥卫生院扩建主体工程基本完工。
5、积极落实美丽乡村创建。扎实推进高田村以村道硬化、污水治理、卫生改厕、垃圾处理、村庄绿化等为重点的村庄环境整治。目前已完成主道路基建设,长达1320米。埋设管道2000米。三格式化粪池48个。拆除不卫生厕所10户。同时积极开展以清洁家庭、创业家庭、和睦家庭、爱心家庭和美丽家庭即“五美家庭”评选活动,全乡共创建了63户“五美家庭”。 通过评选,倡导群众以卫生整洁为荣、创业致富为荣、邻里团结为荣、尊老爱幼为荣、热心公益为荣,形成村村环境整洁、户户创业增收和人人和谐相处的良好氛围,整体推进村风民风提升。
(三)狠抓社会事业发展
1、加大计划生育工作力度。按照区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坚持常抓不懈,加大计生政策宣传力度,完善人口信息化管理,落实计生奖励扶助政策。1-9月共出生21人,计划内20人,共落实四项节育手术12例,环孕检率为80%,当年计生政策兑现率100%。
2、继续做好社会保障工作。通过认真调查核实,对全乡低保户作了调整。现全乡共有100户131个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额214116元,做到了应保尽保。低保家庭子女全部得到免费入学,五保老人17人,做到集中供养。积极做好医疗保险报销工作,全乡1-9月共有20人次报销医药费109105.49元。
3、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组织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文化知识,大力开展公民道德、文明礼仪、科普等教育活动,弘扬文明、和谐的新风尚,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的道德素质,全乡上下营造了精神文明建设的浓厚氛围。积极开展文明村、文明户创建,形成人人遵纪守法、勤劳致富、崇尚文明、讲究道德的良好人文环境。计划在11月初举办好第一届双桥粉干文化旅游节暨第二十九届农民运动会,同时投资了6000余元修复革命烈士江文焕同志故居,并制作宣传片,进一步宣传红色基地教育。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品质,促进乡风文明,农村社会和谐。
(四)狠抓社会和谐稳定
1、深化各项机制。建立健全社会稳定形势分析例会制度。乡、村坚持每月召开一次形势分析会,对社会稳定形势进行研究、分析、预测,把握规律性,掌握苗头性,及时采取对策,争取工作主动。进一步完善信访工作机制,推广“导访、陪访代理承诺制”。认真落实维护稳定工作领导责任制,严格执行平安建设重大案件责任追究制和一票否决制。
2、深化排查调处。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教育;严格实行班子成员联系村、包案调处、民情恳谈制度,深化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做好社情民情的分析、研判、办理,形成经常性排查、阶段性督查、敏感期稳控的工作格局,把不稳定因素排查调处作为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全力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和化解,今年来共化解矛盾纠纷40件。
3、深化安全工作。继续扎实做好“五大安全”工作。不断完善各类应急预案,正确处理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加强对安全生产、公共安全和食品药品安全的防范,做到信息灵、反应快、措施有力。同时做好“三防”工作,即防火、防汛、防疫,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着力维护社会稳定。
4、深化“三民工程”。积极推进“三民工程”标准化建设,严格按照民情档案三张单,民情沟通三个一,为民服务三平台等操作标准做好“三民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网格化管理”, 根据各村实际,重新划分了网格,全乡共划分22个网格,配强配齐88名网格和谐促进员和志愿者,并时刻关注网格内的动态,一旦有矛盾纠纷发生,要及时介入,把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积极创建乡便民服务中心和溪滩村、河口村便民服务中心省级示范点。
(五)狠抓政府自身建设
1、深化学习型机关。乡机关干部坚持每周一的学习制度,提倡乡机关干部要通过自学,增强各自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增强了干部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今年来共集中学习了20次,自学8次,提高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
2、完善规章制度。强化机关干部日常管理,建立健全督查考核机制,乡机关效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强化干部依法行政,规范执法,改进工作方法,解决“三服务”活动中收集到的影响发展环境问题,努力营造出团结奋进、勤政为民、廉洁自律、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氛围。
3、推进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制度,健全政府领导领办人大代表议案、建议,目前共办理议案和建议2件。同时,聘请了专业法律顾问,加强乡村两级合同管理。
4、加强廉政建设。按照上级党风廉政建设和党风廉政考核责任制要求,重点抓好廉政教育、党员干部管理及村级规范化建设等工作。深化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进一步完善村级考核和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工程招投标制度和定期财产、财务审计等各项工作制度,规范实施,严格督查。大力压缩行政支出,严格控制“三费”开支。
二、科学分析主要发展机遇、挑战及困难
当前我乡经济发展面临难得的有利机遇,省党代会提出扎实推进山区科学发展试验区建设,市委市政府提出促进旅游业发展的战略,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一历史性机遇,结合本乡实际,科学制定符合山区经济发展的规划,全力推进黄金海岸休闲度假区项目建设,积极发展高山蔬菜、高效丰产毛竹、山茶油、农家乐等,因地制宜,根据各个行政村所具有的资源禀赋,明确本村发展定位。并充分挖掘山区资源,主打绿色生态品牌,发展生态旅游业。
目前,我乡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主要原因:一是农民经济发展的主体意识不强。山区农民相对接受文化科技教育不多,对外交流见识少,信息相对闭塞,激情创业意识不浓,满足于“靠山吃山”,小富即安;二是土地资源相对贫乏。全乡共有862亩耕地,适宜发展现代农业的土地不多,且零碎分散,难以形成产业规模;三是乡财政增收难。由于乡域内无工业企业,无土地开发资源。财政增收后劲不足,项目资金配套难,影响我乡经济社会发展。
三、2013年工作思路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大力实施“生态立乡、旅游强乡、和谐促乡”三大战略,坚定信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推进双桥乡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
2013年,全乡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入9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0.4%;财政税收比上年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10%;全乡劳务输出人数全年新增12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计划生育率达到95%以上。
(三)重点举措
1、以发挥资源优势为立足点,增强双桥经济发展后劲
继续实施“生态立乡,旅游强乡”战略,立足本乡实际,充分挖掘我乡生态旅游资源。确立“休闲养生所,优美小乡村”的定位,逐步建立我乡自己的经济发展“坐标系”,大力培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市场亮点,走上“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树青山”的发展路子。通过努力,要在全乡形成“一体四点”。“一体”即黄金海岸旅游度假区,“四点”是铜山溪的漂流,惜春坞瀑布,江文焕故居,高田高山蔬菜采摘。2013年具体做:一是强化招商引资,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进一步完善各项招商引资政策,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做好项目全程跟踪服务,重点抓好黄金海岸旅游项目建设。 2013年计划博物馆主体建设完工,做好会所土地征用和政策处理等前期准备工作,力争能开工。同时积极谋划全乡旅游事业,编制双桥旅游业发展规划,大力开展旅游项目招商,借助周边的九华山和太真洞旅游景点人气,联动开发山峰村惜春坞瀑布等旅游资源。并发展农家乐服务业,根据本地实际,经营当地特色、乡土风味为主的传统农家乐;二是坚持可持续发展,争创全国环境优美乡。加强生态公益林管护,实现生态保护,强化企业监管,实现环保治理,积极培育壮大生态型农业和环保型企业,努力营造我乡山清水秀,风光迷人的自然环境。
2、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为驱动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加快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创新。一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大力开展现代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活动,促进良种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继续深化实施柑桔品质提升工程,加快推进生态化、规模化生猪养殖。加快提升农产品加工,计划引进一家采用冷榨方式的刘家香山茶油加工企业,推进双桥山茶油的深加工,同时积极筹划搬迁双马食品厂,统一地点,集中加工,使农产品加工资源共用。同时利用我乡双桥粉干、笋干、薯脯、鱼干等农产品一定的市场影响力,加大品牌的宣传力度,积极引进适合本乡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企业+农户”型的订单生产,继续推动以“市场带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三带”经营模式。二是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因势利导,坚持以市场为主导,以效益为目标,利用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继续发展无公害、绿色、高效农业。出台并落实扶持政策,以政策引导的方式,鼓励经济主体发展效益农业。重点抓好红心猕猴桃、山茶油、高山蔬菜、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培育和发展以特色产业为支撑的经济专业村和专业合作社。
3、以建设美丽乡村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按照双桥乡总体规划,加大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扎实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明年计划在双桥村、溪滩村试点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加强科普宣传,改善文化体育设施,巩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搞好改水改厕等公共卫生工作。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深化政务、村务公开。工、青、妇等充分发挥优势,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同时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不断提高全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构造大气、正气、开放、文明的人文环境。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双桥”活动,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继续做好来信来访工作,全力维护社会稳定。改善服务,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4、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为切入点,切实提高乡村干部整体素质
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规范党委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对重大事项,都要经集体研究讨论决定,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执行党内民主的各项规定。充分发挥党代表作用,拓宽党代表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健全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着力构建基层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用健全的制度来约束党员干部。强化服务意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的作风,多办办好群众急需的“民心工程”,不断增进党委政府同群众的互信度和亲和力。实施“民情沟通日”制度,每位干部都要把服务放在第一位,为群众办事,接受群众监督,切实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改进工作方法,提高便民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真正做到亲民、爱民、利民、为民、富民,努力营造廉洁、高效、便民的服务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