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30803-046/2021-71216 | 组配分类: | 政府预决算 |
---|---|---|---|
发布机构: | 区财政局 | 发文日期: | 2021-09-0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2021年8月27日在衢州市衢江区
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会议上
衢州市衢江区财政局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区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一次会议报告衢州市衢江区2020年政府决算情况。
2020年,全区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财为政服务”理念,坚持集中财力办大事原则,以当家的思维担当好管家的责任。经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政府决算情况总体良好,有力促进了全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一、2020年财政决算情况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0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1212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98.96%,比上年(下同)增长3.41%;加上转移性收入561576万元,收入合计742788万元(明细情况见附表一)。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15976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98.84%,增长18.86%;加上转移性支出126812万元,支出合计742788万元(明细情况见附表二)。收支相抵,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增减因素分析:税收收入154258万元,增长5.92%,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85.13%;非税收入26954万元,下降8.93 %,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14.87%。
1.主要增收因素:一是企业所得税25282万元,增长22.10 %。主要是部分2019年收入于2020年收缴入库;二是个人所得税6966万元,增长56.96 %,主要是工资薪金提高,税务部门加强征管促收及部分2019年收入于2020年收缴入库;三是城镇土地使用税5533万元,增长165.75 %,主要是土地交易量增加;四是契税16322万元,增长42.21 %,主要是部分2019年收入于2020年收缴入库;五是房产税4100万元,增长170.98%,主要是受房地产交易量增加以及2019年收入于2020年收缴入库;六是车船税2418万元,增长19.17 %,主要是车辆保有量增加促增;七是环保税230万元,增长21.05 %,主要是税务部门加强征管促增;八是专项收入11694万元,增长48.61 %,主要是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征用林地,上缴森林植被恢复费4425万元;九是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5756万元,增长11.03%,主要是根据省级文件要求,补缴历年保障性住房人防易地建设费2900万元。
2.主要减收因素:一是城市维护建设税7264万元,下降24.21%,主要是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按50%幅度减征城市维护建设税;二是土地增值税5503万元,下降30.24 %,主要是房地产公司清算入库退税增加;三是资源税1221万元,下降31.09 %,主要是探矿权、采矿权数量较去年减少;四是罚没收入2265万元,下降24.88 %,主要是部分罚没收入于年底入库,需跨年缴库;五是其他收入7239万元,下降46.50 %,主要是探矿权、采矿权出让收益减少。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决2020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91422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85.76 %,增长22.05 %;加上转移性收入180861万元,收入合计772283万元(明细情况见附表四)。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603928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83.18 %,增长11.26 %;加上转移性支出168355万元,支出合计772283万元(明细情况见附表五)。收支相抵,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增减因素分析: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6484万元,增长138.56%,占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1.10%;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314万元,增长53.17%,占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0.05%;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89200万元,增长150.19%,占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48.90%;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1098万元,下降6.55%,占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0.19%;污水处理费收入3010万元,占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0.51%;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291009万元,下降20.23%,占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49.20%;彩票公益金收入307万元,增长241.11%,占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的0.05%。
1.主要增收因素:一是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6484万元,增长138.56%,主要是土地出让数量及价款增加,土地出让收入增加,相应增加了土地收益基金;二是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314万元,增长53.17%,主要是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增加,计提数增加;三是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89200万元,增长150.19%,主要是土地出让数量及价款增加以及部分2019年收入于2020年入库,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增加;四是彩票公益金收入307万元,增长241.11%,主要是加强彩票市场监管,促进了彩票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五是污水处理费收入301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10.05%,主要是清缴以前年度费用。
2.主要减收因素: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291009万元,下降20.23%,其中土地占补平衡对外调剂收入290000万元,下降20.33%,主要是土地指标外调因省厅调控,数量较上年减少。
(三)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决算情况
2020年,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633万元,完成预算的100.48 %,增长526.73 %,收入合计633万元(明细情况见附表六)。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440万元(其他国有企业资本金注入440万元),完成预算的100.00%,加上转移性支出193万元(调出资金19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3万元),支出合计633万元(明细情况见附表七)。收支相抵,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2020年,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收入135175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121.10%,增长16.66%(明细情况见附表八)。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支出101714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97.18%,下降0.94%(明细情况见附表九)。收支相抵,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结余33461万元(明细情况见附表十)。
(五)2020年财政决算重点审查内容
1.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决议落实情况
202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区财政局认真研究落实区第十五届人大第四次会议有关决议,积极整改落实审计和日常财务监督中发现的问题,扎实推进财政各项工作。一是财力盘子格局稳固。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30.14亿元,增长4.1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12亿元,增长3.41%。二是增强重大战略财力保障。支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着力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三是民生福祉稳步增进。2020年全区民生支出41.22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6.91%,增长17.79%。四是体制改革持续深化。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体系实质性运行,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完善直达资金监控系统,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整体来看,全区财政运行态势稳中求进,财政收支情况总体较好。
2.支出政策实施情况和重点支出、重大投资项目资金的使用及绩效情况
(1)紧扣精准高效,落实“两直”资金。中央分配我区“两直”资金3.06亿元,其中抗疫特别国债2.21亿元,特殊转移支付0.85亿元。第一时间制定“两直”资金细化分配方案,确保资金精准高效用于保基本兜底线、纾困帮扶、基础设施补短板等方面,充分体现惠企利民力度最大化。在“两直”资金的基础上,统筹现有财力,建立7.65亿元纾困资金池,形成政策叠加效应,给予最大财力支持。完成对符合补助条件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政策补助,补助企业4015家,补助资金3887.4万元。
(2)严守安全可控,兜牢“三保”底线。2020年面对疫情“大考”,全力兜牢“三保”底线,服务“六稳”“六保”大局。拨付疫情防控应急资金1.38亿元,拨付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纾困资金3950万元,减免社保费2.15亿元。政府铁心过“紧日子”,压减支出6.08亿元,非刚性、非急需支出压减率达33%。全力推进教育改革,拨付教育支出10.64亿元,省基础教育重点县摘帽。投入各级扶贫资金3829万元,圆满收官决胜全面小康。紧扣区域发展重大战略部署、重点项目推进,全力保障卓尔项目用地征迁、莲花国际未来社区、数字农业示范区盒马项目等建设资金需求。
(3)突出综合集成,用好税费、金融、债券、政府采购“四项工具”。五减税收6110万元,其他降本减负税收5.31亿元,返还社会保险费3343.19万元;推行涉企政策边审批边兑现,兑现2019年度涉企资金14722.75万元;对符合省级防疫应急物资生产技术改造条件的企业进行申报,补助804.97万元。加大金融支持,落实享受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重点企业财政贴息,全年有17家企业贷款金额共计2.41亿元,贴息296.26万元;安排3000万元企业疫情转贷周转基金提供免费转贷业务,衢江政策性担保公司为企业提供免费融资担保业务。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债券16.50亿元,促投资、稳增长、助发展。加大政采云平台集成服务,全年累计交易额6.72亿元,取消采购文件工本费1008万元,切实降低企业成本。
(4)聚力要素保障,助力项目建设。坚持把项目作为稳投资、调结构、惠民生的第一抓手。拨付区本级政府投资预算资金33.37亿元,完成区本级预算91.20%。其中:上下山溪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未来社区—莲花精品区建设等农林水项目支出11.88亿元,完成区本级预算94.65%;樟潭路改建、川汇路、城区雨污管网等市政基础设施支出3.85亿元,完成区本级预算82.09%;351国道龙游横山至开化华埠工程(衢江段)、杭金衢高速拓宽及衢江互通连接线等交通项目支出10.43亿元,完成区本级预算90.23%;衢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二期工程、第三小学新建项目等社会事业项目支出6.80亿元,完成区本级预算93.40%。
3.地方政府债务执行情况
2020年,省政府转贷给我区地方政府债券16.50亿元,其中:用于农林水利支出8.20亿元,占50%;教育、科学、医疗等社会事业4.50亿元,占27%;交通运输2.20亿元,占13%;市政建设1.60亿元,占10%。由省、市政府下达并经区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的政府债务限额为66.33亿元,其中:一般债务22.60亿元,专项债务43.73亿元,较上年新增16.50亿元。2020年末,我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65.99亿元,其中:一般债务22.42亿元,占34%;专项债务43.57亿元,占66%。
4.预算绩效工作开展情况说明
2020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及市财政局关于做好绩效评价工作的相关要求,将全区部门预算单位的试点项目支出纳入绩效评价范围。通过加强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力度和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切实提高了财政资金配置和使用效益。2021年,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的“全面实施绩效管理”重要部署,紧紧围绕财政部绩效管理新要求,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将绩效理念和管理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全过程。
5.转移支付情况说明(分地区、分项目)
2020年,我区无转移支付分地区、分项目安排情况。
二、下半年工作重点
面对新阶段的发展要求,财政部门将切实扛起建设“重要窗口”的使命担当,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谋划、强执行,力促财政收支高质量可持续运行,为推动建设“四省边际枢纽港”贡献财政力量。
1.聚焦财源培育,强化收入谋划
一是强化税源意识。以实施扩大税源行动计划为总牵引,以四省边际枢纽港建设为撬动点,加强平台商贸、数字产业、总部经济主体培育,涵养更多可持续发展的优质税源。二是加强分析研判。深化财税经济形势分析和收入研判,强化外来建筑业税收管理,合理把握收入节奏和力度,实现平稳增长。三是积极对接谋划。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精神,继续加强与省级部门对接,精准申报共同富裕项目,全力争取政策支持。
2.聚焦机制完善,深化绩效管理
一是健全直达资金调度拨付机制和监控体系。加快下达分配进度,提高资金拨付效率,确保直达资金下得快、管得严、用得好、看得见。二是细化、动态调整预算绩效管理指标数据库。实现指标数据库全面、精准覆盖,提高现有评价指标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更好保障绩效评价质量,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切实提高政策效能和资金绩效。三是更新迭代集中财力办大事财政政策体系。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动态调整优化集中财力办大事政策体系,进一步推进资金流与决策流、业务流、信息流更好融合,加大财政统筹支持力度。
3.聚焦风险防范,强化监督管理
一是严格控制债务风险规模。加强债务预算管理,加快债券资金使用进度,提高债券资金使用效益。积极采取措施,加大偿债力度,切实降低风险。二是严格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坚决压减低效无效支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切实兜牢“三保”底线。三是密切关注社保基金收支运行情况,扎实做好职工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被征地农民参保规范工作,加大多渠道资金筹措力度,完善风险准备金管理,做大“蓄水池”,坚决守好老百姓的钱袋子。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严格执行区人大批准的预算,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增强全局观念,凝心聚力、担当实干,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