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330803-032/2022-72388 组配分类: 其他业务信息
发布机构: 区农业农村局 发文日期: 2022-01-1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全国案例又是ta!
时间:2022-01-17 15:55 来源:区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在衢江,不光是“落红”,就连平时吃剩的瓜果皮、烂菜叶之类的易腐垃圾,也都能成为高质量的“护花春泥”。这都要归功于农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推广使用。日前,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和国家乡村振兴局开发指导司公布了4种农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典型技术模式和7个典型案例。衢江区农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案例入选反应器堆肥技术模式典型案例。这是继2020年全国厕所粪污处理资源化利用典型案例之后,衢江区再获全国性荣誉。

反应器堆肥技术模式介绍

反应器堆肥是将易腐垃圾、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等有机废弃物,置入一体化密闭反应器进行好氧发酵。原料经除杂、粉碎、混合等预处理后,调节含水率至45%—65%,置入反应器进行高温堆肥,发酵温度达到55℃以上的时间应不少于5天,以达到病原菌灭活效果。发酵产物腐熟后可还田利用,也可用于生产有机肥、栽培基质等。该技术模式自动化水平较高,便于臭气、渗滤液等污染物收集处理,但相比于简易堆沤还田建设成本较高。

衢江经验做法

衢江区农村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案例为易腐垃圾原位减量资源化机器成肥技术。该技术适用原料为农村、城市社区及农贸市场所产生的小规模易腐垃圾,产出物主要为土壤调理剂、土壤改良剂或有机肥。该工艺具有物料适应性强、可运行能耗低、物料腐熟度高、减量程度高、产品品质佳、无二次污染等技术特点,可实现24小时连续进料运行,处理居民家庭垃圾分类产生的厨余垃圾、农贸市场生鲜垃圾和分类不十分完善的易腐垃圾。同时,产出物收集后进行再加工精制,得到高价值有机肥产品,用作种植大棚肥料使用或进行市场销售,实现易腐垃圾的无害化、减量化和高值化利用。

2019年衢江区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站探索试点从一村一建向多村合建转变,处理模式从分散处理向适度集中处理过渡,在杜泽镇率先投入四村合一联建项目,引入更先进的原位减量资源化成套化处理技术与设备,突破了易腐垃圾堆肥周期长、物料腐熟度差、养分损失大等技术瓶颈,进一步提高易腐垃圾处理过程中污水和恶臭的高效净化处理系统。

目前,该技术在杜泽镇实施应用,覆盖约1.1万人,主要处理厨余垃圾等有机废弃物,设计处理能力为5吨/日,目前实际处理有机废弃物1.2吨/日。在投资建设方面,政府投资270万元,建设易腐垃圾处理站,主要包括厂房、堆肥反应器、垃圾分选及储存设施、制肥设备、渗滤液处理设备、除臭设备等,占地面积2530平方米。在运营管理方面,保洁员引导村民进行垃圾分类,将易腐垃圾投放至暂存点,由清运员收集后运至处理站。第三方负责处理站运维管护,费用由政府承担,用工2人,综合运行成本约220元/吨。在资源化利用方面,年可产有机肥约140吨,用于周边园林绿化,渗滤液处理达标后排入市政管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