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330803/2022-5871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2-06-16
发布单位: 太真乡 有效性:
统一编号:
  • 信息索引号:

    330803/2022-58711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2022-06-16

  • 发布单位:

    太真乡

  • 有效性:

  • 统一编号:

太真乡2021年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2-06-16 12:54 信息来源:太真乡 浏览次数:

一、2021年主要工作、特色做法、工作成效

1.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较好。坚定践行“两山理论的发展理念,明确全域旅游的发展战略定位,聚力聚焦生态旅游民宿产业发展,深化推进项目振兴、产业振兴,以开放放开的姿态全面打开乡村振兴新的经济增长点。1-8月,全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217万元,同比增长99.08%;财政总收入4318.42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205.37万元。同时,全乡的经济结构更趋合理,发展势头更加强劲。

2.高水平推进未来乡村创建。按照未来乡村“四化”“九场景”的建设要求,深入谋划、精心设计,聚焦王家山村深厚的古法造纸文化底蕴,融合原始村落、森林古道、竹文化等本土特色资源,充分发挥文化力量来提升乡村形象、重塑乡村产业。以“纸中王家山”为品牌定位,着力构建“11446”未来场景化体系,奋力打造一个“纸文化”特色田园型乡村未来社区样板。项目前期涉及征地3亩、房屋收储12间、坟墓搬迁17个等,面对征迁任务重、时间紧、矛盾多等难题,乡、村党员干部奋战在征迁工作第一线,凝心聚力、合力攻坚,推动一个个难题得以迅速解决,截至9月份基本完成征地、坟墓搬迁工作。目前,王家山村未来乡村项目将进入施工阶段,太真乡将继续秉持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推进未来乡村创建。

3.擦亮“五美”底色,共绘秀美画卷。围绕“文旅型美丽城镇市级样板”发力,致力于“五美与共”,在环境上做文章、生活上下功夫、产业上谋发展、人文上重挖掘、治理上寻突破,扎实推进“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集镇量化工程”等美丽城镇项目,实现环境、交通、生活、医疗、养老、教育、产业、旅游、人文等全面提升,从“形”到“魂”书写新时代“太真故事”,全面展现“洞天福地、道隐太真”美丽新面貌,打造颜值与实力兼具、气质与内涵想衬的“五美”城镇。

4.守好革命根脉献礼建党百年。结合建党100周年,实施衢遂寿中心县委第一区委革命旧址的改造提升工程,投资300余万元,完成对革命烈士纪念碑、红色长廊、红军墓等各个节点的全面提升,形成一条可走、可看、可研学的精品红色路线,营造了浓厚的党史学习氛围,为发展红色旅游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革命旧址改造提升后,已陆续接待党史学习教育7批、430余人次。

5.全方位做好项目谋划及保障工作。为保障全年乡村项目有序推进,全力以赴打好“十四五”开局首战,太真乡扎实组织开展项目谋划活动,全面梳理在建与待建项目,完善制定项目保障机制和项目清单化管理机制。针对每个项目,挑选精兵强将,组建项目服务保障工作组,每周召开项目进展研判分析会,及时跟进并解决项目难题。截至9月,已通过项目服务保障工作组,协调解决杜泽至灰坪公路建设项目补征地等重难点问题10余个,全力保障项目平稳有序推进,获得项目承建单位的高度评价。

6.民宿产业初显规模。锚定全域旅游发展定位,不断推动乡村民宿产业快速发展。通过村集体成功创办民宿“归心谷”和“蓝天十二居”并完成对外承包,每年为村集体带来约30万元的经营性收入成果,农户个体创办特色民宿的激情持续高涨。通过以点带面,全乡目前已创办个体民宿25家,新建农家乐2家,发展氛围空前浓厚。

7.生态产业崭露头角。充分发挥良好的生态资源和便利的区位优势,新引进投资1000万元的生态鱼养殖基地项目。该生态鱼主要销往杭州、上海等大城市,经营主认为太真乡良好的生态资源以及杭新景高速太真互通口、塔太线公路带来的交通便利,对于生态鱼养殖产业前景具有极大促进作用。太真乡也迅速建立服务保障工作组,并多次邀请行业专家莅临指导,以精心服务为生态产业保驾护航。

8.农业产业向好发展。分别投资200、100余万元,新建茶叶基地和笋干加工厂并对外招商,全面盘活茶叶、竹笋等本土特色农业产业,并形成一定规模,持续打响绿色生态农产品牌,预计每年能产出高山生态茶约1万斤和笋干约12000斤,为相关农户带来收益超过3万元,切实增强农户个体经济造血功能。

9.“最多跑一次”改出高效服务。在“最多跑一次”改革进乡村振兴讲堂的基础上,吸纳村级换届后新加入的35周岁以下村两委干部为村级坐班代办员,创新实行“1+6+17”模式,即为1个乡级行政服务中心统筹全乡政务服务,6个村级代办窗口受理、办理日常业务,17个网格代办员日常走访主动收集群众需求及资料,各司其职、紧密互通,从年初惠衢保宣传动员参保到医保电子凭证提前超额完成任务量,从政务2.0系统半年度办件率全区第一到探索老年人优待证网办统一寄件,切实激活村级政务服务能力,理顺乡镇政务办理流程,提高群众改革获得感,基本实现群众办事“零跑腿”,真正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10.巩固创文成果,改善生态环境。作为衢江区备查点位之一乡镇,扎实做好全国文明城市复审迎检工作。一是建强队伍,市场监管、综合执法2名派驻人员进驻上岗,同时,专门聘请6名集镇协管员,3名警保员,维护集镇治安,引导文明秩序。二是完善设施,美化环境,全面提升河道两侧景观和沿江亮化美化工程,落实公厕和集镇路段专人看管,常态化保障集镇整洁卫生。三是长效保持,落实定期一检查制度,将集镇包干分片至各责任干部,明确创文要求,压实责任,实现有人管,有人宣传,有人维护。

11.信访矛盾调处主动出击。依托乡矛调中心,充分运用社会“智”理大联动平台、掌上指挥室、“两难”钉钉群等智慧化载体,全面打通信息壁垒,提升信息抓取广度和效率。创新多元化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变被动保稳定为主动抓稳定,强化信访苗头、源头化解,狠抓矛盾纠纷、积案老案攻坚克难,实行信访工作星级管理和领导包案制度,强化责任、落实分工,做好日常信访矛盾的排查化解工作。截至9月底全乡共调处矛盾纠纷67件,化解信访积案3件。

12.安全稳定工作常抓不懈。一是地质灾害销号清零。全面摸排地质灾害风险点,制定个性化应急预案,全乡4个地质灾害点已全面完成签约、腾空和拆除工作,实现地质灾害风险隐患迅速全面消除。二是交通安全严管严抓。开展交通安全“大整治、大排查”专项行动,全面摸排各交通要道隐患盲区,新增安装广角镜15个、减速带4条、语音提示器3个、警示柱5处、爆闪灯2个,并在塔太线沿线及集镇主干道安装批量道灯,切实加强道路安全隐患风险防范,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配备13名交通安全劝导员,常态化开展交通劝导、安全宣传,切实增强群众交通安全意识。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工作短板

1.对敢闯敢创的势头传导不够。虽然在乡党委政府层面争先一步,胜人三分已形成共识,但还没有传导至全体干部、全乡群众。在少部分党员干部中依然存在遇难避难、习惯于按部就班。

2.抢先当先的能力尚有短板。乡村干部年龄结构不够合理,部分年龄较大的党员干部缺乏创新,习惯于凭经验。乡村干部中新办法不能用、老办法不管用的现象仍然存在。懂项目谋划、项目建设的专业人才比较缺乏。

3.产业支撑力不够。结合四省边际枢纽港建设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太真乡谋划了太真洞4A级景区、杭新景高速绕集镇公路、衢北中草药基地等项目,但目前项目进展较慢。

4.可用财力单薄。土地资源贫瘠,属于典型的山区乡镇,财政增收难度相对较大,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产业开发、资金运作等手段,壮大乡村产业促进农民增收缺乏有效途径,支撑长远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不够多,导致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和发展后劲还不足。

三、2022年工作思路

(一)总体要求

2022年是“十五”规划发展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我们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会、市委七届十次全会部署要求,坚定不移按照市委“1433”、区委“1136”发展战略体系聚焦产业发展,打造浙皖闽赣(衢黄南饶)联盟花园旅游集散中心;聚焦项目建设,树立道隐太真新形象;聚焦民生改善,服务群众温暖汇人心,为奋力书写洞天福地·道隐太真新篇章而不懈奋斗。

(二)工作目标

2022,太真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抢抓我区打造“空港新城”以及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机遇,以“文旅强化”为根本发展理念,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继续坚持系统发展理念,科学分析形势,在大趋势中把握大机遇,在新要求中谋求新发展。具体的财政总收入要超过5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3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21000元。

(三)工作思路

1.紧扣全域旅游发展定位,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围绕区委区政府发展全域旅游的战略布局,抢抓机遇、主动作为,主动融入全域旅游“1258”发展体系,打造衢北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大发展圈,锚定“杭衢连接桥头堡”和“衢北旅游集散中心”双定位,依托太真独特的生态资源和区位优势,全力推进旅游民宿产业发展,以大旅游推动大振兴进而实现共同富裕。一是活化古村落焕发新活力,推动王家山精品村进一步发展借助王家山村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古法造纸技术)和自然生态景观资源,把王家山村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精品古村落,以点带面,持续打响“洞天福地、道隐太真”旅游品牌助推我乡高质量发展。二是不断提升旅游民宿品质助力乡村旅游提质升级。抓住游客不断升级的体验心理,不断提升旅游民宿安全、卫生和服务质量,规范旅游民宿管理工作,提高我乡旅游民宿产业综合竞争力。加快发展旅游民宿产业,激发乡村振兴动力活力。发挥优势资源,将太真独特的自然、人文以及区位优势转化为旅游民宿等产业发展的核心动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乡创业,通过发展旅游民宿产业,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达到共同富裕。

2.坚持产业先行,以项目产业培育发展新动能一是抢抓“空港新城”建设新机遇。紧跟我区聚力空港新城、助推省级新区新征程、新目标,充分利用自身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重点发展具有山区特色的“文旅项目”生态项目”,持续推进“天空之城”、“生态鱼养殖基地”等项目,持续优化乡村环境及基础设施。依托杭新景高速、塔太线及杜灰公路交通区位优势,主动接入陆港交通网,大力发展公路运输业。抢抓“空港新城”建设人流、车流、物流增长红利,加快推动我乡旅游民宿产业发展,拓宽农副产品销售渠道。二是实施“五大提升工程”。大力实施“基地、品牌、品质、市场、文化”的“五大提升工程”,抓好花椒基地、黄花菜基地、生态茶园、高山蔬菜基地、中草药基地等农业产业基地建设,鼓励标准化管理、生产,支持品牌营销等工作,推进集“绿色、康养、休闲”于一体的农旅融合发展新模式。

3.聚焦和谐稳定,以整体智治优化发展新环境。一是建设“营商环境”最优阵地。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中心2.0升级版标准化建设,持续开展营商环境清障行动,以最优“营商环境”推动“招商引资”迈上新台阶。进一步完善“一心一轴四区”的总体布局,即浙皖闽赣(衢黄南饶)“联盟花园”旅游集散中心、生态漂流景观轴、生态康养度假区、道学休闲体验区、峡谷观光游憩区、乡村文化游学区,妥善合理的实现招商引资。二是深化“区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工作。以高质量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为目标,积极探索构建“区乡一体、条抓块统”基层治理新模式。抓硬件,不断完善综合信息指挥中心、矛调中心、政务服务中心等硬件配套设施。简化优化事项审批流程,创新服务举措,真正实现群众“最多跑一次”和“最多跑一地”强软件,以“党建统领”模块为核心,“经济生态”“便民服务”模块为支撑,加强矛调中心与综合信息指挥室相结合的“治理执法”模块“中枢”,构建太真乡整体“智治”体系。巧应用,助推重点工作,将“区乡一体、条抓块统”运用到集镇管理等一系列重点工作中。三是数字化改革添新动能。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是全区探索推进政府治理变革,加快形成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的现代政府重要途径。聚焦全域旅游发展需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融合数字化、智慧化服务体系,积极探索推进乡村智慧旅游应用场景的打造工作。乡村智慧旅游服务平台主要面向游客,通过融合“吃、住、行、游、购、娱、紧急呼救、满意度评价”等功能于一体,为游客提供贯穿旅游全过程、全方位的贴心服务,为推动数字化旅游发展模式升级打好坚实基础

4.加快推进未来乡村创建,打造未来乡村太真样板。扎实推进未来乡村各个项目建设工作。包括古法乡愁造纸馆、竹文化体验馆、花树岭森林古道项目等重点项目以及“水月镜花”、“造纸工艺墙绘”等重要节点的打造工作,全力以赴确保各个项目建设按时序推进。始终坚持民生为本、生态为基、产业为王的创建理念,把握智慧创新新技术、融合发展新业态的创建方向,持续加快推进未来乡村项目建设,打造“纸文化”特色田园型未来乡村太真样板。

编辑:(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