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工作信息 > 其他业务信息
索引号: 330803-058/2023-6485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3-12-11
发布单位: 双桥乡 有效性:
统一编号:
  • 信息索引号:

    330803-058/2023-64851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2023-12-11

  • 发布单位:

    双桥乡

  • 有效性:

  • 统一编号:

双桥乡关于推进“基层治理四平台”模块化运行的实施方案
发布日期:2023-12-11 15:17 信息来源:双桥乡 浏览次数:

各行政村(社)、乡属各部门、内设科室:

为持续深化“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试点工作,推动“141”体系衔接贯通,经乡党委、办事处研究同意,结合实际,决定对乡主要职能和人员力量进行统筹,构建机构职能平台化运行模式。具体方案通知如下:

一、构建扁平化平台运行机制

统筹整合辖区内党建、经济发展、综合治理、社会服务、生态保护、应急管理、行政执法等各项职能和人员力量,迭代完善“基层治理四平台”,设置“党建统领、经济生态、平安法治、公共服务”4个功能性平台。在不打破现有行政事业机构设置模式的前提下,按照“一对多”“多对一”的模式将各工作机构嵌入4个平台,并建立相应协作机制保障平台运行。

(一)党建统领平台

牵头领导:饶雪飞(党委书记)。

联络员:冯舒悦、郑黎霞、郑晶晶。

平台职责:由党委书记牵头,以党建工作办公室为主体,涵盖综合信息指挥室、党政督考办公室、纪委监察办、人武部、工会、团委、妇联、文化站等机构,统筹负责党建、组织、纪检监察、宣传、统战、群团、人大、政协联络、人民武装、综合信息指挥等工作。

牵头领导职责:全面统筹综合信息指挥室、党政督考办公室、纪委监察办、人武部、工会、团委、妇联、文化站等机构相关工作。指导综合信息指挥室承接好上级交办的各项重点任务,保障指挥室平稳有效运行。

联络员职责:督促综合信息指挥室和党建统领平台对重大疑难事件、上级交办事件和突发性事件的流转、交办、督办和反馈。落实平台牵头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经济生态平台

牵头领导:方超(党委副书记、乡长)。

联络员:宋启翔、徐孟平。

平台职责:由党委副书记、乡长牵头,以经济生态办公室为主体,涵盖农业农村办公室、社会建设办公室、财政所、公共财政支付中心、资规所等机构,统筹负责经济发展、项目建设、营商环境、城乡建设、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等工作。

牵头领导职责:统筹负责经济发展、项目建设、营商环境、城乡建设、乡村振兴、生态文明等工作。有效运用经生态平台,收集重大项目推进、重点工作落地和经济指标创优争先过程中各项难点,并作出相应的决策。

联络员职责:负责经济生态平台各项难点事件的流转、交办、督办和反馈,并及时将乡主要领导的相关决策通过系统交办或以交办单的形式进行落实。

(三)平安法治平台

牵头领导:涂明峰(党委副书记)。

联络员:姜竣、徐汶嘉。

平台职责:由党委副书记牵头,以平安法治办公室为主体,涵盖应急管理办公室、综合行政执法队、派出所、司法所、市场监管所、退役军人服务站等机构,统筹负责平安综治、信访维稳、执法监管、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等工作。

牵头领导职责:统筹应急管理办公室、综合行政执法队、派出所、司法所、市场监管所、退役军人服务站等机构工作,对信访矛盾纠纷、重大安全隐患、重点人群进行合理有效的化解和管控,对难以处置的事项及时反馈区级相关部门。

联络员职责:对平安法治平台相关难点问题进行梳理汇总,以“四级事件”和“日清日结”等为载体进行交办处置。同时,定期更新辖区内的重点人、事、物等信息。

(四)公共服务平台

牵头领导:邹晶昌(人大主席)。

联络员:王林梅。

平台职责:以政务服务中心为主体,涵盖辖区学校、卫生院等机构,统筹负责社会事务、审批服务、便民服务等工作。为使线下模块与线上基层治理四平台相互对应,今后各模块所含内设机构、统筹工作事项等,实行与线上四平台对应动态调整。

牵头领导职责:联系学校、卫生院等机构,统筹负责社会事务、审批服务、便民服务等工作,指导督促便民服务中心、辖区学校的有序运转,有效提升营商环境。

联络员职责:及时办理公共服务平台流转的各项民生事件,组织宣传各类利民惠民便民政策宣传。

二、加强综合信息指挥室的统筹协调

综合信息指挥室作为乡协调指挥的中心枢纽,联动协调“党建统领、经济生态、平安法治、公共服务”四个模块化平台,强化统筹协调、督查考评、分析研判、应急指挥等职能,对上做好与区社会治理中心的汇报沟通、协调对接,对下负责村社全科网格的管理、考核、培训、指导等工作,横向上以事件流转推动四平台高效协同,实现事件受理交办、处置反馈、督办考核工作闭环管理。

三、健全模块化平台运转机制

(一)建立统一指挥协调机制。建立乡党委书记为组长、主任为副组长、班子成员等为成员的模块化运行领导小组,负责“四个模块”统筹管理和协调指挥,一般每周一组织召开一次会议,听取各小组组长、副组长一周工作情况汇报,研究决重大问题,协调安排模块工作。

(二)建立模块内部运行机制。四个模块内部独立运行,履行各自职责。建立事项流转交办机制,落实岗位职责,按照“模块部署—岗位履职—结果反馈—考核评估”闭环运行。模块内部根据工作需要动态会商研判,由各模块负责人每周召开例会,分析上周工作情况,做好本周工作安排。

(三)建立与区级部门“一对多”“多对一”联动机制。理顺模块间的工作对接以及与区级部门沟通衔接关系,实行基层信息模块一个口子进出。强化办事“最多跑一次”、“快响应”工作机制。

建立人员管理岗位化机制。按照灵活弹性的原则对照乡岗位指导目录,明确岗位名称、具体职责,科学合理配置各模块化平台工作岗位,实行AB岗制,并在公示栏公示。将乡和部门派驻人员,统一纳入岗位管理,实行"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确保事有人手、责有人负。

附件:1.党建统领模块运行机制

             2.经济生态模块运行机制

             3.平安法治模块运行机制

             4.公共服务模块运行机制


中共衢州市衢江区双桥乡委员会      

2023年11月30日                   


附件1

党建统领模块运行机制

一、模块牵头领导负责制度

1.乡党委书记为本模块工作第一责任人,牵头抓模块内运行工作,并严格落实相关工作要求。

2.定期由乡党委书记召集模块内干部召开例会,听取其他责任领导及各岗位负责人汇报模块清单销号情况,并收集重点难点问题,提交综合信息指挥室统筹协调。

3.承接综合信息指挥室交办的工作事项,排出工作计划,指定专人负责。同时,定期对模块内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督办,对推进整改工作中措施不力、敷衍塞责、拒不整改的进行追责问责,倒逼整改责任落实。

二、工作定期研判机制

1.每周例会制度:由党委副书记协助党委书记召集人大、组织、纪委、宣传、统战及妇联、团委、工会相关人员,每周一上午召开例会,具体研究部署一周工作。

2.党建工作月度研判会。一是由乡党委书记召集全体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每月召开一次研判会,交流、研判党建重点工作。各模块牵头人汇报上月模块工作进展情况和本月模块工作打算,并对各模块重大工作、事项进行集体研究决策。二是由乡党委书记召集各村支部书记,每月召开一次支部书记例会。

3.两新组织工作例会:由纪委书记(代管)牵头,每半年召开一次,召集两新党支部负责人和相关人员,部署、交流两新组织工作。

4.党建统领周报制度:由党建统筹岗对党建统领模块内涉及工作进行一周一汇总,主要内容包括上周工作进展、存在问题、相关意见建议、本周工作打算,并上报模块工作例会讨论。由模块牵头人召开模块工作例会,模块责任领导、模块内各岗位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参加。原则上一周召开一次,如遇重点工作随时召开,对递交的一周工作情况汇总进行讨论研究,并形成工作周报,指导本周党建统领模块工作开展。

三、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机制

1.信息收集环节。通过基层党建例会、驻村干部反馈等各类信息收集渠道,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在充分了解各党支部的基础上,以政治性强、实用性高、吸引大为目的,结合重点工作要求,制定每月主题党日活动计划。

2.任务部署环节。由纪委书记(代管)牵头,每月10号前将具体活动方案下发到每个党支部,通过主题党日活动推动专题学习开展、中心工作落实、民主议事决策、志愿服务常态、民情沟通顺畅、组织生活规范等一系列工作。活动形式结合各党支部实际情况,以生动、实干、多样为要求,强调从工作中学习,从活动中感受,尽可能的以党员集体开展专项工作为载体,避免枯燥、乏味和简单说教。

3.跟踪考核环节。考评党员参加支部主题党日、“三会一课”等系列学习、会议、活动的出勤签到情况,一次缺勤扣“勤学”相应分,半年内累计5次缺勤,即被评定为警示党员;一年内累计10次,即被评定为不合格党员。各党支部于每月底前上交《党日活动记录表》至党建办备案。


附件2

经济生态模块运行机制

一、模块牵头领导负责制度

1.模块牵头领导为本模块工作第一责任人,牵头抓模块内运行工作,并严格落实相关工作要求。

2.定期由模块牵头领导召集模块内干部召开例会,听取其他责任领导及各岗位负责人汇报模块清单销号情况,并收集重点难点问题,提交综合信息指挥室统筹协调。

3.承接综合信息指挥室交办的工作事项,排出工作计划,指定专人负责。同时,定期对模块内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督办,对推进整改工作中措施不力、敷衍塞责、拒不整改的进行追责问责,倒逼整改责任落实。

二、工作定期研判机制

1.每周行政办公例会:由模块牵头领导召集,模块内组成人员以及相关涉及议题科室参加,原则上每周日召开,议程为限额支付决策和一周重点工作交流。

2.每月工作盘点会议:由模块牵头领导召集,模块各责任领导、中层正副职参加,原则上在下月第一周内召开,议程为上月工作总结和下月计划编排。

3.每季度分析会:由模块牵头领导召集,模块各责任领导、中层正职参会,采用座谈会形式,会议听取重点工程及项目推进情况,重点分析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和重大部署、重大项目推进情况,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安排部署下阶段工作。

三、急难事件专班集中处理机制

1、责任领导联合负责制度:针对模块内的跨行业急难事件,落实专班集中处理机制,由模块牵头领导召集模块内相关责任领导及干部,成立联合处置专班,分解任务,明确责任。

2、阶段性汇报工作制度:以事件办结节点为基础,倒排工作计划,分解阶段目标、挂图作战。落实阶段性汇报工作制度,阶段性汇报会议由模块牵头领导召集,会议召开时间为阶段性目标完成时间,原则上间隔不超过7天,根据阶段性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原因,及时优化调整工作方式,安排部署下阶段工作目标。

3、专班工作总结制度(督查督办制度):每一项专班工作结束以后,召开工作总结、经验分享会议,分析事件发生原因、问题处理优化方式,推进模块治理高效高质量发展。

四、重大发展事项决策机制

由模块牵头领导牵头召集,根据事项收集情况,原则上每周召开一次,对重大事项进行集体决策,严格遵守“集体讨论、民主集中、会议决定”的程序,讨论通过后提交党委班子会最终审议。对重大决策事项分解落实任务,明确责任领导、责任单位及完成时限。

五、重点项目协调推进机制

1、重点项目清单化:制定模块内重点项目清单,倒排工期,制定月度、季度、年度计划进度表,实行项目清单式管理制度。

2、项目进度实时化:实行重点项目进展每周更新制度,实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以进度促建设,以进度解概况。

3、协调推进具体化:根据各项目进展情况,定期召开协调会议,由模块牵头领导负责召集,全面了解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制定具体解决方案,统筹协调模块整体力量,集中力量推进项目建设。


附件3

平安法治模块运行机制

一、模块牵头领导负责制度

1.由模块牵头领导组织召开,相关责任单位参与,对每月的平安综治、信访维稳、执法监管、安全生产、应急管理等重点任务进行专题汇报或接受交办事项。

2.组织实施社会治理各项制度措施,特别是对社会治

安、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等形势进行分析研判,协调解决有关重大问题。

3.根据有关会议议题进行交办或转办,要求跟踪问题解决节点,并及时反馈落实情况。

4.会议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发生重大问题或特殊时期时,可临时召集。

5.会议研究决定事项书面记录并形成会议纪要。

二、工作定期研判机制

1.模块牵头领导为本模块工作第一责任人,牵头抓模块

内运行工作,并严格落实相关工作要求。

2.定期由模块牵头领导召集模块内干部召开例会,听取

其他责任领导及各岗位负责人汇报模块清单销号情况,并收集重点难点问题,提交综合信息指挥室模块统筹协调。

3.承接综合信息指挥室交办的工作事项,排出工作计

划,指定专人负责。同时,定期对模块内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督办,对推进整改工作中措施不力、敷衍塞责、拒不整改的进行追责问责,倒逼整改责任落实。

三、社会治理综合服务机制

1.首接首办。首次接访领导牵头协调,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将信访事项落实到责任领导、责任村和责任人(包括派驻部门、镇、村相关干部),并全程参与督办反馈落实,直至“案结事了”。

2、包案化解。实行信访积案包案领导“五个一”销号工程,按照“一个案件、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责到底”的要求,包案领导对积案化解工作定期或不定期部署、协调、推动、督办,一抓到底,直至积案息访。

3.教育疏导。坚持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和教育疏导相结合,将思想教育工作贯穿于办事服务的全过程,引导来访群众依法理性反映诉求;

4.智慧联动。贯穿于信息采集、流转、处置、督办等流程,协调乡、相关单位、村、网格的四级扁平化线上和线下联动处理;

四、联合执法机制

1.联合执法成员

由模块牵头领导牵头,其他成员为:综合执法大队、交警大队、派出所、市场监管局等。

2.联合执法时间

遇需联合执法事项可临时召集。

3.联合执法内容

创文联合执法参考创文专班要求。其他需联合执法事项如拆违等工作另行制定方案。

4.联合执法解决问题

通过各司其职、优势互补执法原则,开展高质量、高密度联合执法,解决管辖范围内环境卫生、停车秩序、占道经营、“牛皮癣”、餐饮及“五小”行业、乱搭违建等重难点问题,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五、应急联动机制

1.应急联动成员

国家、省及市级行动由乡主要领导牵头,区级行动由模块牵头领导牵头,其他成员为:综合执法中队、交警大队、派出所、市场监管局等。

2.应急联动时间

按照重大行动文件时间提前部署或立即部署。

3.应急联动内容

根据重大行动时间及特点按轻重缓急分别启动三级、二级及一级应急预案。

4.应急联动解决问题

解决辖区内各类突击性迎检、暗访及考察或其他重大事项工作,确保重大行动工作部署万无一失。


附件4

公共服务模块运行机制

一、模块牵头领导负责制度

1.模块牵头领导为本模块工作第一责任人,牵头抓模块内运行工作,并严格落实相关工作要求。

2.定期由模块牵头领导召集模块内干部召开例会,听取其他责任领导及各岗位负责人汇报模块清单销号情况,并收集重点难点问题,提交综合信息指挥室统筹协调。

3.承接综合信息指挥室模块交办的工作事项,排出工作计划,指定专人负责。同时,定期对模块内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督办,对推进整改工作中措施不力、敷衍塞责、拒不整改的进行追责问责,倒逼整改责任落实。

二、开门五件事机制

1.在开门前每日实行晨会制。确定晨会时间为上班前15分钟,由行政服务大厅负责人主持,所有成员必须按时参加晨会。主要是由每位成员汇报上一日服务工作情况,以及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对本日的工作进行简要安排。

2.在开门前各位成员须整理仪容仪表,前台人员统一着装发型。

3.在开门前各位成员须负责好办公包干区内的卫生。

4.在开门前各位成员检查电脑、高拍仪、网络等设备。

5.在开门前各位成员须对照事项清单熟悉每日办理事

项操作流程。

三、“无差别受理”工作机制

建立“一窗受理、受办分离”的工作机制,推行事项、系统、人员、地域“无差别受理”。

1.推行事项“无差别受理”。按照“最多跑一次”的理念,推进区级部门下放事项进驻乡,全面归并整合受理职能,将所有事项办事材料收取、受理初核、证照发放等受理职能交由综合窗口承担。由综合窗口在前台综合受理,审批部门后台集成办理,综合窗口统一出件,实现所有事项前台“无差别受理”。

2.推行系统“无差别受理”。入驻服务中心办事大厅的事项全部实行一窗受理平台统一受理。

3.推行人员“无差别受理”。打破部门、专业限制,强化人员培训和管理,打造稳定高效、素质过硬的全科型受理队伍,受理窗口人员实行“全科受理+AB岗”。在后台人员因“周二无会日”或驻村其他事宜导致不在的情况下,前台受理员须综合受理承办业务。

4.推行地域“无差别受理”。厘清所有“最多跑一次”事项的办理系统,以高频事项为切入点,梳理出一批可全城通办的事项,通过乡开展先行先试,逐步实现办理事项跨地域“无差别受理”。

四、“零跑腿”代办机制

1.“群众张嘴、村干部跑腿”村干部代办制。代办员实行AB岗,每天有人在村办公场所坐班,按照“问事、受理、代办、回复、建档”五步骤,快捷承办、限时办结、及时反馈。

2.远程帮办制度。对因外出务工无法实地办理各类证明及事项的群众,通过电话指导群众对照实施清单要素要求,准备业务办理所需材料,待窗口业务办理完成后,通过快递的方式将办件结果寄送到服务对象手中,努力实现服务对象“零上门”。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