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30803-041/2023-70248 | 组配分类: | 人大代表建议 |
---|---|---|---|
发布机构: | 区营商办 | 发文日期: | 2023-12-1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洪清华代表:
您在区十六届人大第二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打造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衢江高地”议案》第140号议案(建议)收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衢江区抢抓数字化改革契机,不断健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群众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基本得到满足。政务服务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部分,衢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要求,巩固深化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改革,进一步提高政务运行效率和质量。
一、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
(一)深化拓展“跨省通办”服务。立足打造“四省边际中心城市政务圈”定位,探索搭建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协作通道。深化与安徽颍上、四川平武、江西玉山等四省六地合作,梳理形成“跨省通办”事项清单72项。衢江聚焦高频事项、稳岗就业、产业帮扶三方面,推进“跨省通办”向“跨省通服”延伸,相关做法在省委改革办微信公众号《竞跑者》刊登。
(二)推进部门间审批协同。在公积金贷款领域,依托市住房公积金中心改革优势,以破解公积金与合作银行组合贷款必须现场面签问题为切入口,推出线上面签新模式,实现审批“不见面”。改革前,夫妻双方必须现场面签并需填写40个表单、签名按手印各15次;改革后,只要4条短信、3次刷脸、2次签名、1张电子表单即可完成业务,时间由原来的90分钟以上缩短至申请、面签各15分钟以内。
(三)推进政银合作体系建设。依托农商银行基层网格优势,持续巩固深化政银合作经办模式,全面完成39个网点大厅政务服务2.0工作台开设并常态化运行,泛在可及的政务圈基本形成。以“社银通”为例,88家标准化试点网点全面建成,业务办理实现全区域贯通,基本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2023年3月衢江“社银通”试点作为全市唯一一个被列入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20个县级优秀案例之一。
二、抓好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一)注重党建引领。打造“五心惠民”党建品牌,探索创新“党旗飘在窗口”—“支部+党小组”网格化党建工作机制,设立党员先锋岗,示范带头,比奉献,讲业务,解难题,推进党建与业务双提升。
(二)强化业务培训。组织开展行政办事员职业技能培训,推进窗口人员持证上岗;每年分批组织中心及乡镇窗口人员参加政务服务综合素质脱产集中培训,全面提升工作人员服务素质。组建由医保、人社、公安等6部门12名年轻干部组成的8090宣讲队,定期赴基层开展业务宣讲。
(三)注重理论学习。打造学习型团队,聚焦党的二十大及省市区相关会议精神,常态化组织周一午间学习,及时掌握政务服务、营商环境等最新理论知识并开展知识竞赛,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激发窗口年轻干部立足本职,担当作为,为助力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贡献力量。
三、提升基层服务水平
(一)稳定人员队伍。为全区乡镇便民服务中心配备事业编制综合受理员,有效解决乡镇人窗口人员不稳定问题,乡镇事项承接能力明显增强,可办事项由245项增加至584项。
(二)整合基层站所。全市率先完成部分公安派出所办事窗口整合进驻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实现交管、户政、出入境等105项公安事项在乡镇大厅“一门办”,大幅减少群众办事往返跑次数。
(三)打造精品代办点。将村级乡振兴讲堂作为推动改革在基层落地的有效载体,摸清群众不同需求,推进政策、事项、设施、文化进讲堂,打造廿里镇六都杨村、横路贺邵溪村等精品代办点,方便群众就近办。
感谢您对衢江政务服务工作的关心,希望您继续建言献策,促进衢江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
衢州市衢江区营商环境建设办公室
2023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