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330803-083/2023-70949 组配分类: 政协提案
发布机构: 区市场监管局 发文日期: 2023-12-1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衢州市衢江区市场监管局关于区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第138号提案的答复
时间:2023-12-19 10:26 来源:区市场监管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郑妹红委员(无党派、妇联、共青团小组):

你在区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大农村食品安全管理力度的建议》的提案(第138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市场监管等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食品安全水平总体呈现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但正如您所提到的,日渐繁荣的农村市场近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显现。如,村民食品安全意识淡薄,农产品源头污染,假冒伪劣现象,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依然存在。

对于上述问题,各级党委政府都非常重视,2022年9月22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印发《关于建立健全分层分级精准防控末端发力终端见效工作机制 推动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落地落实的意见》的通知,进一步完善地方党委和政府负总责、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的食品安全责任制,压紧压实属地管理责任,确保找得到人、查得清事、落得了责;同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各级相关部门共同发力,通过各类举措不断夯实基层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农村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一、主要做法

(一)全面提升服务效能,助推农村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主动对接服务。区市场监管部门主动对接后溪红糖生产加工、小湖南小黄姜生产加工企业,对厂房建设、生产加工布局、流程设置等开展现场指导,就遇到的问题咨询评审专家,力争在取证前把风险隐患降到最低。二是助推产业提升。做好食品生产企业整治提升工作,推动争创“名特优”的食品作坊进行软硬件改造升级。2022年共创建“阳光工厂”27家。三是聚力标准化建设。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通过标准的实施,提升农产品品质、培育优质农产品区域品牌。全区的农业标准化实施面积达27.2万亩,其中“万元田”6.2万亩,农业标准化水平达到65.6%,农业标准化走在全省前列。

(二)强化风险监督管控,筑牢安全防范底线

一是强化风险监测。2022年食用农产品抽检240批次,36家食品生产企业和245家食品小作坊实现全覆盖抽检检测。开展以蔬菜瓜果、畜禽产品和淡水产品为重点的农产品监测工作,2022年完成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抽检106批次,完成区级放心指数抽检600批次,种植业定性速测6600批次,合格率均在95%以上。二是强化从严执法。组织开展“绿剑”、“禁渔期”和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利剑”“昆仑”等专项执法行动,持续强化监督检查,坚决查处各项违法违规行为。2022年查处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违法案件5件,罚没款11000元,食品生产领域行政处罚案件3件,罚没款8.85万。三是强化闭环处置。全面深化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专项行动,2022年共检查食品及相关生产经营主体6551家次,检查覆盖率达101.33%,发现风险问题数662个,完成处置数662个,完成处置比例达100%。

(三)“数智”赋能全程监管,提升安全保障水平

一是深入推进“浙食链”应用。通过引导食品小作坊安装监控将视频接入浙食链,加工的预包装食品在其外包装上加赋GM2D品类码,实现食品小作坊生产操作阳光化、食品安全可追溯。目前29家阳光小作坊已全部完成监控安装及视频接入浙食链系统。二是积极开展食品小作坊5S管理创建。按照食品小作坊三年改造提升行动部署要求,推动创建5S管理30家食品小作坊完成5S创建管理,以创建促提升、以示范树标杆,全面推进食品小作坊整体改造提升。三是持续推进“阳光工厂”场景建设。持续推进“阳光工厂”建设,2022年共完成27家在产企业视频监控和物联感知设备安装,实现了阳光工厂全覆盖。累计完成安装温控设备点位81个,接入视频点位108个,上线“阳光工厂”全程追溯、在线巡察、统计分析等功能,目前区政府民生地图管理系统信息采集已全部完成。

(四)推动“两个责任”落地,夯实基层治理根基

一是完善属地管理机制。全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带头落实食品包保制度,包保承诺书签订率和督导率动态保100%;食品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不断提升,企业“两员”配备率达到100%,食品行业生产经营更加规范。二是完善分类评级机制。持续推进基层食安办分级分类管理和星级评定工作,加强基层责任网络建设,全区22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全部实现三星级及以上食安办创建工作,其中五星级一家(湖南镇)、四星级两家(莲花镇、全旺镇),对已达标星级乡镇食安办进行动态管理。三是完善督查考核机制。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政府分类争先综合目标管理考核和平安考核内容,建立年中暗访督查、年终评议考核的食品安全督查考核机制,对食品安全工作实施“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

(五)搭建信息共享桥梁,营造共建共治氛围

一是多方力促行业自律。树立标杆,曝光典型,对问题商家公开曝光,借力公众舆论声势倒逼商家规范经营,引导市场驱动,强化行业自律。2022年,通过本地融媒体平台推出10期商家曝光榜,公布“推荐商家”30家,“避雷商家”35家。二是多点多元共同参与。建立由外卖骑手、人大代表、网络运营商代表、消费者、媒体记者等组成的社会监督员队伍,在监管前沿设置“哨卡”,建立举报奖励制度,构建“政府监管、商家自律、公众参与”的共治新生态。三是深入宣传教育引导。依托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基地、乡镇科普宣传站点等宣传阵地,普及食品安全知识,鼓励群众参与食品安全监督。2022年共组织各类活动18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

二、下步举措

(一)全面提升农村经营者的主体责任意识。提高农村食品从业者的入职门槛,定期宣贯食品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农村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培训工作,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意识和诚信意识,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依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不断深化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法定职责,承担社会责任。同时要求农村销售者严格执行进货查验制度,妥善保管进货记录、凭证以及快检报告等重要资料,维护好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全面加强食用农产品源头监管。加强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细化监管区域与监管对象,明确监管责任人,落实好属地管理责任。加大种养殖环节抽检力度,对农产品农药残留、畜产品和水产品兽药残留及“瘦肉精”等要加大监督抽查力度,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查22个乡镇全覆盖,加强部门协同配合,提升违法线索和案件移送量,严厉打击禁限用农药违规使用、抗生素滥用等违法违规行为。

(三)全面推进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强化重点区域监管,将农批市场、农贸市场、食品生产企业作为重点检查区域,通过日常监管、专项检查、抽检监测等方式,督促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强化重点品种监管,以市场内销售的牛肉、羊肉、鸡肉及贝壳、鱼类等作为重点检查品种,检查在售产品的检验检疫证明文件是否真实有效、是否存在以假充真等情况。强化快检与监督抽检,坚持以筛查发现问题产品为导向,加强蔬菜水果快速检测和监督抽检,防止问题产品流入市场。

(四)全面推进“智慧监管”工程建设。以食品安全从田头(车间)到餐桌全链条监管“一件事”改革为核心,加快数字化监管应用,深度应用物联感知、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积极推行食用农产品达标承诺合格证制度,督促规模生产主体运用好追溯设备开展农产品追溯工作,产品带证上市。推广使用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数字化协同应用,建设应用“阳光工厂”“浙食链”“浙农码”等场景,构建传导有力的责任链、全程可溯的监管链、风险可控的闭环链。

(五)全面完善社会共治格局。推进食品安全职业化检查员、基层协管力量建设,完善食品安全协同应用平台,做好食品舆情监测、处置、引导工作。常态化开展“四个你我”活动,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等宣传活动,充分调动行业协会、社会监督员、普通群众积极性,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感谢你对衢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建言献策,促进衢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衢州市衢江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3年7月17日

(联系人:徐晶晶,联系电话:187****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