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衢江区三类论文评审结果公示
发布日期:2023-12-08 09:53
信息来源:区教育局 浏览次数:
序号 | 论文题目 | 教师 | 单位 | 等级 | 类别 | |
1 | 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社政作业改革中的应用 | 柴晓升 | 衢江区横路初中 | 一等奖 | 调研报告 | |
2 | “四多”策略: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组建及运行实践研究 | 毛芳琦 | 衢州市东港幼儿园 | 一等奖 | 调研报告 | |
3 | 回归真实:从“蛙跳式”向“项目化”迈进的园本教研之路 | 吾琦 | 衢江区新屋里幼儿园 | 一等奖 | 调研报告 | |
4 | 四机制、三设计、二评价:优化作业增实效——关于“双减”背景下的作业改革调研报告 | 徐丽萍 | 衢州市衢江区第一小学 | 一等奖 | 调研报告 | |
5 | 关于中职产教融合实施现状的调研报告——以衢州市5所职业学校为例 | 廖文藏、徐慧芬 | 衢州理工学校 | 一等奖 | 调研报告 | |
6 | 区域学科教研均衡发展有效路径探索的调研报告——以小学语文学科为例 | 吕虹、徐夏芬 | 衢江区教研室 衢江区峡川镇中心小学 | 一等奖 | 调研报告 | |
7 | 活动赋能:让初中科学课外活动管理插上创新的翅膀 | 吕辉娜 | 衢江区东港初中 | 二等奖 | 调研报告 | |
8 | 小学高段美术课前预习环节研究调研报告 | 柴丽静 | 衢州市衢江区东港小学 | 二等奖 | 调研报告 | |
9 | 基于竹炭特色文化的“课程思政”建设调查报告 | 郑国友 | 衢州理工学校 | 二等奖 | 调研报告 | |
10 | 让艺术教育真正走进家庭——基于衢州市3-6岁幼儿家庭艺术教育现状研究 | 卢晨艺 | 衢江区实验幼儿园 | 二等奖 | 调研报告 | |
11 | 小班化模式下的试卷评析研究与探索 | 郑阳清 | 衢江区后溪小学 | 二等奖 | 调研报告 | |
12 | 农村初中班级管理的调研报告 | 潘小芬 | 衢江区杜泽镇初级中学 | 二等奖 | 调研报告 | |
13 | “减负增效”理念下小学语文作业设计调研报告 | 刘文静 | 衢江区第二小学 | 二等奖 | 调研报告 | |
14 | 基于“艺术互联网学校”乡村美育课程实践的调研报告 | 程婵 | 衢江区横路中心小学 | 二等奖 | 调研报告 | |
15 | 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1035模式”转化“后30%学生”的探究 | 饶志珍 | 衢江区横路初中 | 三等奖 | 调研报告 | |
16 | 习作单元精读课文教学策略调研报告 | 方霜青 | 衢江区第二小学 | 三等奖 | 调研报告 | |
17 | 家庭教育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调查和策略 | 尹小丽 | 衢州市衢江区横路中心幼儿园 | 三等奖 | 调研报告 | |
18 | S-team工作室:衢江区D幼儿园男教师队伍建设 | 余轶群、黎成 | 衢州市衢江区大桥幼儿园 | 三等奖 | 调研报告 | |
19 | 幼儿园家长教育参与度与儿童学前适应性的相关性分析 | 柯小玉 | 衢州市东港幼儿园凤凰城分园 | 三等奖 | 调研报告 | |
20 | 家校合作的有效途径——家访 | 赵文萍 | 衢江锦绣中学 | 三等奖 | 调研报告 | |
21 | 探索问题寻对策 关注需求重实效——乡村幼儿教师培训需求调研报告 | 屠婕莹 | 衢江区全旺镇中心幼儿园 | 三等奖 | 调研报告 | |
22 | 重构九年级初中英语作业之初体验 | 郑燕琪 | 衢江区廿里初中 | 三等奖 | 调研报告 | |
23 | 互联网+云课堂, “三三”策略有成效——农村小学互联网+调研报告 | 邱霞 | 云溪乡中心小学 | 三等奖 | 调研报告 | |
24 | 立足家园互动,幼儿品德培养策略调研报告 | 吕灵栋 | 衢州市衢江区云溪乡中心幼儿园 | 三等奖 | 调研报告 | |
25 |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及优化对策的调查报告 | 余红建 | 衢江区第四小学 | 三等奖 | 调研报告 | |
26 | 初中体育中考项目中的分层教学策略研究 | 严晓楠 | 衢江区东港初中 | 三等奖 | 调研报告 | |
27 | “时时”在线 “刻刻”学习———教育现代化背景下高校在线学习影响因素调查研究报告 | 吴晓乐 | 衢江杭州育才幼儿园 | 三等奖 | 调研报告 | |
28 | 亲子陪伴质量对发展幼儿亲社会行为影响的观察研究 | 祝淑祺 | 衢州市衢江区横路中心幼儿园 | 三等奖 | 调研报告 | |
29 | 幼儿园家园共育有效结合的路径探析——基于衢江区幼儿园教师、家长调查问卷的分析 | 舒丹妮 | 衢江区实验幼儿园 | 三等奖 | 调研报告 | |
30 | 学前教育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现状调研报告 | 占雅颖 | 衢江区云溪乡中心幼儿园周家分园 | 三等奖 | 调研报告 | |
31 | 大班户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的调查研究 | 张文超 | 新屋里幼儿园仙岩分园 | 三等奖 | 调研报告 | |
32 | 幼儿园户外运动游戏,老师支教与调研浅谈 | 程懿倩 | 衢州市衢江区缪家幼儿园 | 三等奖 | 调研报告 | |
序号 | 论文题目 | 教师 | 单位 | 等级 | 类别 | |
1 | 用心陪伴 让爱生长 | 郑小娟 | 衢江区杜泽镇初级中学 | 一等奖 | 家庭教育 | |
2 | 让我的孩子们爱上吃饭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养成良好进餐习惯 | 毛璐媛 | 衢江区全旺镇中心幼儿园 | 一等奖 | 家庭教育 | |
3 | 构建家长课堂,赋能家庭教育 | 徐水珠 | 衢江区横路初中 | 一等奖 | 家庭教育 | |
4 | 授之以鱼不如给“他”力量 | 严华鑫 | 莲花镇中心幼儿园 | 一等奖 | 家庭教育 | |
5 | 父亲的角色:塑造幼儿成长的最佳导师 | 林盛 | 衢江区大洲镇中心幼儿园 | 一等奖 | 家庭教育 | |
6 | 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开创家庭教育新局面 ——幼儿园“家、校、社”协同育人策略与路径 | 林益萍 | 衢江区实验幼儿园 | 一等奖 | 家庭教育 | |
7 | 三方协同,挖掘“增砖添瓦式”早期阅读 | 祝畅 | 衢州市衢江区横路中心幼儿园 | 一等奖 | 家庭教育 | |
8 | 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的同情心 | 张丽 | 衢江杭州育才幼儿园 | 一等奖 | 家庭教育 | |
9 | 家校协同下培养幼儿情绪管理能力的策略实施 | 黄红芳 | 衢州市东港幼儿园分园新港幼儿园 | 一等奖 | 家庭教育 | |
10 | 向美而行浸润童心促进学前儿童家庭美育教育指导的研究 | 严凯伶 | 衢州市衢江区缪家幼儿园仙鹤分园 | 一等奖 | 家庭教育 | |
11 | 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位与陪伴——以小班情感教育课程“爸”气归来为例 | 徐欣怡 | 衢州市衢江区缪家幼儿园 | 一等奖 | 家庭教育 | |
12 | 亲子“碎片”下家长沙龙——优化新时代家庭教育“生态圈” | 孙佳琪 | 衢州市衢江区横路中心幼儿园 | 一等奖 | 家庭教育 | |
13 | 基于“4421”要素框架的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的探索实践 | 段安康 | 衢江杭州育才幼儿园望江苑分园 | 一等奖 | 家庭教育 | |
14 | 培养大班幼儿家庭亲子劳动习惯策略研究——以亲子蔬菜种植活动为例 | 朱浩飞 | 衢州市衢江区缪家幼儿园 | 一等奖 | 家庭教育 | |
15 | “三共”链式策略——幼小衔接背景下家庭教育中前阅读能力的培养 | 张孝英 | 衢州市衢江区缪家幼儿园 | 一等奖 | 家庭教育 | |
16 | 做智慧家长,育优秀少年 | 周婷婷 | 衢江区第二小学 | 二等奖 | 家庭教育 | |
17 | 以家庭教育为载体开展幼儿园父职教育的研究 | 张爱珍 | 衢州市东港幼儿园 | 二等奖 | 家庭教育 | |
18 | 家园共育,见证成长—爱哭的孩子不见了 | 魏洁楠 | 衢江区实验幼儿园 | 二等奖 | 家庭教育 | |
19 | 摈弃“低龄抑郁”,共建自爱之桥 | 叶盛豪 | 衢江锦绣中学 | 二等奖 | 家庭教育 | |
20 | 二胎二孩分享意识和行为缺失的个案研究 | 吴欣苗 | 衢江区大洲镇中心幼儿园 | 二等奖 | 家庭教育 | |
21 | 濡染式家庭教育中的教育交织点——家长参与幼儿园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 陈玲 | 衢江区大洲镇中心幼儿园 | 二等奖 | 家庭教育 | |
22 | “三聚焦”:家园环保一体化教育的实施策略探究 | 苏琅 | 衢江区廿里镇中心幼儿园 | 二等奖 | 家庭教育 | |
23 | 解构与重构,开启“他”力量 | 孙轶婷 | 衢州市衢江区东港小学 | 二等奖 | 家庭教育 | |
24 | 家园合作实验——以“科学小实验”为载体家园合作的设计与实施 | 张胜飞 | 衢州市衢江区缪家幼儿园仙鹤分园 | 二等奖 | 家庭教育 | |
25 | 都是手机惹的祸 | 汪倩倩 | 衢江区实验中学 | 二等奖 | 家庭教育 | |
26 | 既要面对面,也要肩并肩——家长如何与青春期孩子相处 | 罗慧 | 莲花镇初级中学 | 二等奖 | 家庭教育 | |
27 | 幼儿家庭亲子阅读存在问题与支持策略——以大班为例 | 吕伟超 | 衢州市衢江区缪家幼儿园仙鹤分园 | 二等奖 | 家庭教育 | |
28 | 让爱回家 让孩子远离电子产品 | 卢凯燕 | 衢州市衢江区云溪乡中心幼儿园 | 二等奖 | 家庭教育 | |
29 | 运用回应式养育提升亲子互动幸福感 | 叶丹 | 衢州市东港幼儿园 | 二等奖 | 家庭教育 | |
30 | 用爱教育,用心养育——新生班幼儿克服分离焦虑的家庭教育策略 | 巫春夏 | 衢州市东港幼儿园分园凤凰城幼儿园 | 二等奖 | 家庭教育 | |
31 | “我的儿子是学渣”——浅析家长会发言中的家庭教育哲思 | 吴豆 | 衢江区新屋里幼儿园 | 二等奖 | 家庭教育 | |
32 | 身行一列,胜于千言——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 | 余华 | 衢州市东港幼儿园分园凤凰城幼儿园 | 二等奖 | 家庭教育 | |
33 | 单亲家庭小学生在同伴交往过程中的心理困境分析 | 陈顶容 | 衢江区第二小学 | 二等奖 | 家庭教育 | |
34 | 浅谈家庭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 | 毛芳琪 | 莲花镇中心幼儿园峡川分园 | 二等奖 | 家庭教育 | |
35 | 串联“家幼”,顺畅衔接 | 李琳萱 | 衢州市衢江区大桥幼儿园 | 二等奖 | 家庭教育 | |
36 | 用心浇灌 静待花开 | 颜建英 | 莲花小学 | 二等奖 | 家庭教育 | |
37 | 孩子“动手不动口”——小班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其对策初探 | 郑佳惠 | 衢江区全旺镇中心幼儿园 | 二等奖 | 家庭教育 | |
38 | 读懂大孩的“异常”—浅析“全面二孩“背景下大孩的心理困惑及对策” | 刘娟珠 | 新屋里幼儿园仙岩分园 | 二等奖 | 家庭教育 | |
39 | 共绘教育“同心圆” | 胡春春 | 衢江区杜泽镇初级中学 | 二等奖 | 家庭教育 | |
40 | 从”愿意教“到“懂得教“——浅谈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策 | 陈慧 | 衢州市衢江区云溪乡中心幼儿园 | 二等奖 | 家庭教育 | |
41 | 家庭早期阅读教育现状分析及教育对策 | 王芳仙 | 衢江区廿里镇中心幼儿园龙溪分园 | 二等奖 | 家庭教育 | |
42 | 家庭教育,始于陪伴 | 吴明 | 衢江区东港初中 | 二等奖 | 家庭教育 | |
43 | 家庭教育 | 高薇 | 衢江第一初中 | 二等奖 | 家庭教育 | |
44 | 基于“4421”要素框架的幼儿家庭教育指导实践研究 | 林亚娟 | 衢江区实验幼儿园 | 二等奖 | 家庭教育 | |
45 | 双减背景下家庭教育的几点思考 | 崔益红 | 莲花镇初级中学 | 二等奖 | 家庭教育 | |
46 | 家庭教育之浅谈:做一个善解人意的家长 | 刘楚云 | 衢江杭州育才幼儿园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47 | 携手共育,同筑未来 | 陈晓梅 | 衢江区新屋里幼儿园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48 | 浅析家庭因素引发初中学生厌学心理及对策 | 余金法 | 莲花镇初级中学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49 | 在家庭教育中巧用代币奖励法 | 吴丹华 | 衢州市衢江区上方镇中心小学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50 | 钉钉:学生良好体育习惯养成的“电子眼” | 吴锡连 | 衢江育才小学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51 | 知“食”就是力量 — 浅析关于家园合力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的策略研究 | 留建慧 | 衢江区廿里镇中心幼儿园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52 | 少年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七年级孩子习惯养成教育 | 何林超 | 衢江锦绣中学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53 | 家庭历史教育西方化的影响与挑战 | 张辉 | 衢州理工学校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54 | 好父母是孩子一生的福报 | 赖薇薇 | 衢江区云溪乡中心幼儿园周家分园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55 | 家校协作 画好育人同心圆 | 钟吕娟 | 莲花镇初级中学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56 | 数字化背景下基于“档案切片”的家长教育实践路径 | 吴肖鹏 | 上方镇中心幼儿园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57 | 多孩教养疑无路,柳暗花明来出招——关注多孩家庭的科学教养 | 陈欣悦 | 衢州市衢江区东港小学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58 | 幼儿社会交往退缩性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关系源研究 | 林艳丽 | 衢江杭州育才幼儿园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59 | 家庭劳动教育中培养幼儿责任感的策略研究 | 聂薇 | 衢州市衢江区缪家幼儿园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60 | “2+2+2”策略——家园携手有效缓解小班幼儿入园焦虑的实践研究 | 雷晗 | 衢江区新屋里幼儿园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61 | 让“小调皮”变成“小天使”——父母的正面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 李梅婷 | 衢江区全旺镇中心幼儿园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62 | 教育路上,我们并肩同行 | 邵丹丹 | 莲花镇中心幼儿园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63 | 优化“爸爸”,无法替代——浅析家庭教育中父爱教育的价值 | 奚路娉 | 衢江区全旺镇中心幼儿园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64 | 赋能家庭教育 共育完美儿童 | 江中立 | 杜泽镇中心幼儿园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65 | 关于家庭教育的几点思考 | 孙根 | 莲花镇中心小学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66 | 促进家庭教育与幼儿教育合力共育 | 毛丹 | 衢州市衢江区横路中心幼儿园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67 | “双减”政策下家庭教育问题思考与策略研究 | 周莲莲 | 衢州市衢江区全旺镇中心小学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68 | 爸爸回来了吗?——父亲参与家庭育儿教育的研究 | 毛心怡 | 廿里镇中心幼儿园后溪分园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69 | 如何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 舒云蕾 | 衢江区廿里镇中心幼儿园文卫分园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70 | 论父亲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 郑裕彤 | 衢州市衢江区大桥幼儿园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71 | 紧握“两条线”奏响“五部曲”探索新时期家庭教育新模式 | 姚春苗 | 衢江区新屋里幼儿园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72 | 忙碌中寻找“爱”——双职工家庭与幼儿的相处之道 | 周宇琳 | 衢州市衢江区实验幼儿园阳光童年分园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73 | 浅谈自然主义视域下“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 陈瑾琳 | 杜泽镇中心幼儿园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74 | 浅谈幼儿家庭教育中亲子阅读的重要性 | 吴春芳 | 莲花镇中心幼儿园峡川分园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75 | 巧借家庭教育 点亮“有序”人生 | 叶典 | 衢州市衢江区东港小学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76 | 家庭教育在学前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 方莹 | 莲花镇中心幼儿园峡川分园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77 | 小班家庭教育现状及策略研究 | 甘少君 | 新屋里幼儿园仙岩分园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78 | 浅谈家庭教育中的品德教育 | 金雯雯 | 衢州市衢江区实验幼儿园阳光童年分园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79 | 浅谈新时代背景下幼儿家庭家风建设 | 姜婷 | 上方镇中心幼儿园玳堰教学点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80 | 家校社视角下的学生在家庭中的生命教育实践与指导 | 黄兆凯 | 衢江区东港初中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81 | 陪孩子终身成长--让孩子在具有松弛感的家庭里幸福成长 | 陈璐琳 | 衢江杭州育才幼儿园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82 | 有效沟通 用爱陪伴 浅谈家庭教育沟通策略 | 谢葱华 | 莲花镇中心幼儿园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83 | 用心呵护 静待花开 | 俞卫红 | 莲花镇初级中学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84 | 家庭教育背景下幼儿不良行为习惯的探讨 | 王莹、张紫波、杜嘉妮 | 衢州市衢江区大桥幼儿园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85 | 班主任,家庭教育的护航者 | 朱梅 | 衢江区峡川镇中心小学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86 | 浅谈隔代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 洪芳芳 | 上方镇中心幼儿园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87 | 小学低段在家庭体育游戏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尝试 | 邱可晖 | 衢州市衢江区东港小学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88 | 等等“慢”小孩 | 毛佳 | 衢江杭州育才幼儿园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89 | 浅谈基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的幼儿园教师家庭教育指导现状 | 季晓蝶 | 衢江区廿里镇中心幼儿园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90 | 好家教 助成长 | 蒋艳如 | 莲花小学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91 | 学前儿童不良品行成因分析 | 孟文静 | 衢江区新屋里幼儿园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92 | 携手合作,家园共育——幼儿家庭教育中的“加减法” | 柯晓甜 | 衢州市东港幼儿园分园凤凰城幼儿园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93 | 浅析家庭教育的道与术 | 徐琪琪 | 云溪乡中心小学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94 | 家园共育开展早期阅读活动的研究 | 吴蒙 | 衢江区廿里镇中心幼儿园龙溪分园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95 | 权威型家庭教育的三要和三不要 | 黄伟新 | 衢江区实验中学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96 | 创新的家庭教育模式在自闭症儿童教育中的应用 | 姜玉莉 | 衢江杭州育才幼儿园望江苑分园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97 | 基于家长视角下“区域游戏”材料投放问题优化策略 | 洪幸 | 衢州市东港幼儿园分园凤凰城幼儿园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98 | “留”住温暖,“守”望成长——浅谈新时代下留守儿童家庭情感教育的缺失 | 叶蓬凯 | 莲花镇中心幼儿园峡川分园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99 | 读懂孩子,共情陪伴—浅谈“家园共育”案例 | 江倩 | 衢州市衢江区高家镇中心幼儿园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100 | “双减”背景下家庭教育的政策演进、现实困境与实践路径 | 齐益超 | 衢江区第二小学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101 | “星星的孩子”变形记—基于融合教育,家庭合作如何助推特殊儿童成长的实践 | 姜思进 | 衢江区大洲镇中心幼儿园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102 | 浅谈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 姜圆 | 衢江区第四小学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103 | 新时代下初中住宿生家庭教育面临的困境以及应对策略 | 陈奕婷 | 衢江锦绣中学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104 | 家园共育促进小班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研究 | 吴婧 | 衢州市衢江区高家镇中心幼儿园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105 | 家庭教育中幼儿自控能力的培养 | 郑莉莉 | 衢江杭州育才幼儿园望江苑分园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106 | 数字化对幼儿家庭教育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 叶陈欣 | 衢江区实验幼儿园七彩虹分园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107 | 寻“爱”,让爱处处都在——家庭教育中两代教育的弊端及解决方法 | 方婷 | 衢州市东港幼儿园分园凤凰城幼儿园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108 | 探索家庭阅读教育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性 | 方群 | 衢江区浮石中心幼儿园 | 三等奖 | 家庭教育 | |
序号 | 论文题目 | 教师 | 单位 | 等级 | 类别 | |
1 | 浅谈新课改背景下“主干枝叶”专题阅读法对提升教师“核心素养” 的重要作用 | 郑欢欢 | 衢江区东港初中 | 一等奖 | 教师读书 | |
2 | 梳理点线面 探究革命书籍 | 邱小男 | 云溪乡中心小学 | 一等奖 | 教师读书 | |
3 | 小学语文教师读何书 可拣儿童读物深处行 | 张小香 | 衢江区杜泽镇中心小学 | 一等奖 | 教师读书 | |
4 | 预测·统整·联结:成长小说阅读指导策略 ——读书的积极影响与价值反思 | 谭小燕 | 衢江区第一小学 | 一等奖 | 教师读书 | |
5 | 学贵有思 书香致远——读德慧课堂的教学实践 | 高俊 | 衢江区实验中学 | 一等奖 | 教师读书 | |
6 | 读·品·悟——也谈阅读 | 徐仙燕 郑诗萍 | 衢州市东港幼儿园 | 一等奖 | 教师读书 | |
7 | 走进阅读教学 领略知识魅力 | 郑志刚 | 衢江区杜泽镇初级中学 | 一等奖 | 教师读书 | |
8 | 一花一世界,一书一菩提 | 傅亚芬 | 衢江区第二小学 | 一等奖 | 教师读书 | |
9 | 让读书成为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催化剂” | 夏蕾瑜 | 衢州市衢江区横路中心幼儿园 | 二等奖 | 教师读书 | |
10 | “三步往复式”支持策略 助力幼儿自主阅读 | 宋丹凤 | 衢州市东港幼儿园 | 二等奖 | 教师读书 | |
11 | 唤醒、习惯、成长——教师读书助力成长 | 杨宁 | 云溪乡中心小学 | 二等奖 | 教师读书 | |
12 | 静等每一朵花开 | 王燕 | 衢江区杜泽镇初级中学 | 二等奖 | 教师读书 | |
13 | “富脑子”工程助力教师悦读提升 | 陈益鑫 | 衢江区第二小学 | 二等奖 | 教师读书 | |
14 | 观书照镜——例谈读后感的写法 | 周海燕 | 衢江区第四小学 | 二等奖 | 教师读书 | |
15 | 共享斑斓绘本 互动快乐阅读 | 宫柏春 | 衢州市衢江区云溪乡中心幼儿园 | 二等奖 | 教师读书 | |
16 | 核心素养下小学音乐大单元整合式教学研究 | 叶亚运 | 衢江区实验小学 | 二等奖 | 教师读书 | |
17 | 《傅雷家书》教育思想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 范思 | 衢江区第二小学 | 二等奖 | 教师读书 | |
18 | 读《活教育》:尝试构建“活”课程 | 王立卫 | 衢江区新屋里幼儿园 | 二等奖 | 教师读书 | |
19 | “园丁”更应闻“书香”—浅谈教师在阅读中的成长 | 杨娟 | 新屋里幼儿园仙岩分园 | 二等奖 | 教师读书 | |
20 | 新时代教师的阅读之道:引领学生走进阅读世界 | 周晨曦 | 衢江区大洲镇中心小学 | 二等奖 | 教师读书 | |
21 | 谈教师读书的三种向度 | 严慧红 | 衢江区第二小学 | 二等奖 | 教师读书 | |
22 | 数字时代下教师对阅读的思与行 | 袁慧欢 | 衢州市衢江区全旺镇中心小学 | 二等奖 | 教师读书 | |
23 | 基于幼儿教师素养提升下的书目选择与群文阅读路径 | 王利、叶梦婷 | 杜泽镇中心幼儿园 | 二等奖 | 教师读书 | |
24 | 大班幼儿深度阅读途径的探索 | 刘嘉敏 | 衢州市衢江区横路中心幼儿园 | 三等奖 | 教师读书 | |
25 | 与阅相伴 阅读成伍 | 赵璐芸 | 衢江区横路中心小学 | 三等奖 | 教师读书 | |
26 | 知行合一,致远未来:教师读书在专业发展与素养提升中的重要性与策略 | 金梅 | 衢江育才小学 | 三等奖 | 教师读书 | |
27 | “倒逼式”搭建教师读书平台 唤醒内心的种子 | 徐永云 | 衢州市衢江区上方镇中心小学 | 三等奖 | 教师读书 | |
28 | 阅读铸就人生,书籍点亮未来 ——读书的积极影响与价值反思 | 黄艳 | 衢江区第一小学 | 三等奖 | 教师读书 | |
29 | “阅”享人生,躬耕未来 | 何青青 | 衢江区大洲镇中心幼儿园 | 三等奖 | 教师读书 | |
30 | 最是书香能致远——浅谈立足核心素养,助力深度学习 | 薛莉 | 衢江区实验幼儿园七彩虹分园 | 三等奖 | 教师读书 | |
31 | 情境中体验,体验中创作——读《李吉林与情境教育》 | 姜凯伦 | 衢州市衢江区横路中心幼儿园 | 三等奖 | 教师读书 | |
32 | 享用教育生活的必然路径 | 江林峰 | 衢江区新屋里幼儿园 | 三等奖 | 教师读书 | |
33 | 以“三问”引领读书全面提升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 周咪咪 | 高家镇中心幼儿园 | 三等奖 | 教师读书 | |
34 | 一起翻山“阅”岭,遇见更美的风景 | 刘少红 | 衢江区云溪乡中心幼儿园周家分园 | 三等奖 | 教师读书 | |
35 | 书香沁心扉,阅读正当时 | 郑冠萍 | 莲花镇中心幼儿园 | 三等奖 | 教师读书 | |
36 | 新时代青年教师自我发展赋能的必要性与实施策略 | 叶素琪 | 杜泽镇中心幼儿园 | 三等奖 | 教师读书 | |
37 | 教育者视角下的数字时代阅读的新思考与策略探讨 | 宁佳凤 | 衢州理工学校 | 三等奖 | 教师读书 | |
38 | 我读我心 共读共情 ——高效阅读之我谈 | 李慧芳 | 衢州市衢江区全旺镇中心小学 | 三等奖 | 教师读书 | |
39 | 幼儿阅读教育效果提升策略 ——基于“家、园、幼”协同合作视角 | 胡昊琦 | 衢江区浮石中心幼儿园 | 三等奖 | 教师读书 | |
40 | 基于新时代背景下教师的读书现状分析——学前教育新教师浅谈读书 | 张陈欧 | 新屋里幼儿园仙岩分园 | 三等奖 | 教师读书 | |
41 | 新时代教师高效阅读能力的培养路径思考 | 张程 | 上方镇中心幼儿园玳堰教学点 | 三等奖 | 教师读书 | |
42 | 教师在学生阅读中的责任 | 郑子柔 | 衢江区东港初中 | 三等奖 | 教师读书 | |
43 | 书香清自远,繁花满征途——浅谈读书心得 | 阮凤姣 | 衢州市衢江区云溪乡中心幼儿园 | 三等奖 | 教师读书 | |
44 | 读书净化心灵,赓续精神力量 | 柯柔柔 | 新屋里幼儿园仙岩分园 | 三等奖 | 教师读书 | |
45 | 教师碎片化学习探究 | 朱志慧 | 衢江区云溪乡中心幼儿园周家分园 | 三等奖 | 教师读书 | |
46 | 基于问题的“读思行” | 姜莉 | 莲花镇中心幼儿园峡川分园 | 三等奖 | 教师读书 | |
47 | 体育教师专业阅读助专业成长 | 程晟 | 衢州市衢江区上方镇中心小学 | 三等奖 | 教师读书 | |
48 | “悦”教育经典 筑专业成长——浅谈阅读对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影响》 | 崔丹凤 | 衢江区廿里镇中心幼儿园 | 三等奖 | 教师读书 | |
49 | 幼儿教师高效阅读的思考 | 戴春城 | 衢江区云溪乡中心幼儿园周家分园 | 三等奖 | 教师读书 | |
50 | 阅读有法,效率更高 | 云美华 | 衢江区第二小学 | 三等奖 | 教师读书 | |
51 | 以书润心,与智同行 ——我的书籍阅读技巧 | 蒋程倩 | 莲花镇中心幼儿园 | 三等奖 | 教师读书 |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