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30803-026/2023-70474 | 组配分类: | 政协提案 |
---|---|---|---|
发布机构: | 区经信局(商务局) | 发文日期: | 2023-02-0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詹奇委员:
你在区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期间提出,由区政府办公室和区政协提案委交办的《关于促进实体经济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086号提案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你们的建议提得很好,非常及时。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振兴实体经济上,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发展实体经济,指出“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中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你们的这一建议对改进政府工作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今年以来,衢江区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安排,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聚焦“工业强区”任务,推动经济向更高质量、更好效益转变;成功争取2022年度浙江省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试点,推进商务领域发展谋新篇;加快数字化改革,力推全区工业、商贸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呈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工业指标低位回升,制造业投资势头强劲。小衢江42家规上工业1-6月累计完成产值19.1亿元,同比增长9.4%,全市排名第四,较上月回升2位;亩均税收下降19.6%,排名全市第六;制造业投资增长122%,全市排名第二。二是零售指标负重前行,批发业一枝独秀。1-6月,社零同比增长1.8%,全市第3;6月当月增长31.9%,全市第1;限上批发业持续保持全市第1。三是外贸进出口由负转正,外资实现“零”突破。上半年,外贸进出口同比增长2.62%,排名全市第5;7月份当月引进外资433万美元。
接下来,衢江区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年度工作目标任务,锚定指标“保三争二拼第一”、工作“争上游走前列”目标要求,层层压实责任,巩固优势指标、补齐短板弱项,努力再争进位,重点做好以下几点方面:
1.持续加强研究,助力产业特色发展。一是坚持“工业强区”战略不动摇,发挥经信牵头工业专班、促消费专班的优势。落实“清单+简报+通报”的方式,清单明确目标任务,简报刊发动态信息,通报表彰先进、鞭策落后,统筹相关部门和乡镇的工作进度。二是深化产业研究。工业产业方面重点聚焦市六大标志性产业如何提升我区干部的产业链招商能力,让更多项目落地智造新城,持续加强通用高分子有机材料产业研究,推动廿里特色生态产业平台效益最大化;商贸领域,围绕水港,做好“港经济”文章,打造外向型经济发展平台,推动生产性商贸服务业,依托预制菜产业园,编制预制菜产业规划,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发展。
2.创建开放平台,助力经济高水平发展。一是积极融入智造新城工业主平台创强进位,继续做好原衢江经济开发区企业服务工作、产业服务、产业互动,做好招商落地、政策兑现、园区提升等服务保障,大会好智造新城大平台招商作用。二是加快廿里特色生态产业平台建设,8月底前完成非化企业签约,为工业发展提供保障。推进“358”行动,围绕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低于全区平均的企业,加快腾出土地、能耗等要素,为重大项目储备空间,做好230家工业企业综合效益评价。三是用好水港、卓尔等平台,加快外向型经济平台建设,推进衢江港区保税仓加快建设。
3.推进数字化改革,助力新旧动能转换。一是持续培育现代化新型组织。加快产业数字化项目建成,依托砖助智连,谋划打造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组织区域企业学习培训,加强企业数字化转型意识与能力;加快企业数字赋能中心企业入驻,加强区域数字化服务力量。二是持续优化地方特色应用。加快“数商兴农服务应用”迭代升级,推动“衢江小微园区管理系统”二期加快建设,“衢江区智慧农业云平台”加快服务端“衢江惠农通”试运行;常态化推行“远程异地多点评标”,通过信息化手段打破空间维度的限制。三是持续向上对接争取。推动数字经济成员单位积极参与“四最”成果评选,主动争取承接省“重大场景应用”任务,仔细了解争金夺银评选标准和争创路径;持续开展项目谋划,动态储备一批高质量场景应用项目。
4.加快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助力城乡消费升级。一是办好全省县域商业体系现场推进会,进一步助推农村商户标准化改造,丰富完善农村线上消费体系。二是推动快递物流共配中心项目落地,灵活采取邮快合作共配、邮商合作混配、商贸企业自配等配送方式,通过物流共配市场化,降低农村物流成本,破解偏远村居“配送不达”的问题。三是持续加强商贸总部招引。继续做好东方供应链、桔子花开等总部型企业服务,加强与明辉果蔬配送、乐来购等对接,积极争取落户衢江。
5.深化企业服务,助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一是持续健全服务走访机制、问题解决机制,切实做到服务全方位、服务零拖延,实现营商环境更优化。在企业网格社区服务机制的基础上,探索更加精准、扁平、高效的企业服务机制,推动涉工(商)部门组团帮扶机制。二是推进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对列入市重点工业投资建设项目,做好项目跟踪服务工作,重点推进银钠科技年产12GWh钠离子电池及正极材料项目亿元以上项目,每月深入现场进行实地调研,及时准确掌握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帮助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建成、早出成效。三是做好项目决策咨询工作。持续推动项目决策咨询数字化水平,研究出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办法。
感谢您对衢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们继续建言献策,促进衢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联系人:祝佳林 联系电话:18268956261
衢州市衢江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2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