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330803-015/2023-70731 组配分类: 政协提案
发布机构: 区教育局 发文日期: 2023-02-0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衢州市衢江区教育局关于区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168号提案答复的函
时间:2023-02-09 09:54 来源:区教育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彭炳华代表:

你在区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期间提出、由区政府办公室和区政协提案委交办的《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建议》第168号议案收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发展职业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在21年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我局坚持向改革要活力、向管理要效益,主动服务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打造衢江职业教育“桥头堡”,实现企业与学校“零距离”,地方经济效益与人民群众满意度“双盈利”,助力乡村振兴,助推共同富裕。2019年-2021年,衢州理工学校每年就业率均达98%以上,顶岗实习本地率85.6%上升至94.47%本地就业率从43.2%上升至58.2%同时依托村播学院开展“两后生”直播创业培训,2021年培训人次达4520

    一、主要做法

(一)夯实特色——培养“定制人才”

根据实际需要,瞄准人才缺口、确定培养目标,加快培养衢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人才。一是聚焦做优专业布局。结合智造新城、空港新城、四省边际枢纽港建设现实需求,服务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时代主旋律,建立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专业布局,淘汰专业3个增设电梯安装与维修保养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 2 个,现有专业基本覆盖了地方优势、特色和主导产业,为区域产业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二是聚焦做精专业群集2020年,理工学校计算机应用和木材加工(竹炭工艺)专业成功入选浙江省高水平建设专业努力构建现代物流基础实训平台、教学工作站实训平台、企业工作站实习平台、创新创客平台、教学项目内容与企业零距离,实现与数字智慧、智慧物流、智能机器人、数字服务等产业的深度对接,不断满足我区工业强区、产业兴区布局提供人力支撑三是聚焦做实学校品牌。技工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2021年理工学校实现“双挂牌”,设立“衢江区技工学校”,学校实行“一体两翼”办学,“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规模进一步扩大,师生进一步壮大,不断做实、做亮技工学校牌子,努力将技工学校建设成为实施学制教育和技能人才培训的主阵地,打造成技能衢江建设的重要载体。

(二)校企融合——打造“技能人才”

结合衢江实际,按照“产教融合、政企社协同、育选用贯通”的职业教育新思路,构建并实施“四进”工程(企业进校园、课堂进车间、师傅进课堂、教师进企业),深入推进“五个对接”(专业对接产业、课程对接岗位、课堂对接车间、师资对接师傅、校长对接厂长)。一是强化校企共育机制。成立由政府主导,学校、企业、部门组成的职教集团。2021年由衢州理工学校牵头成立的衢江区职业教育集团入选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培育单位,其中由中职学校牵头的集团全省仅3个入选。目前,集团成员单位已由成立之初的28家院校、企业、行业协会和科研机构等增加83家。同时建立职教集团联席会议制度,设立专项经费资金,区经信局主要负责人兼任理工学校党总支书记,促进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职责,推动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发展需求侧全方位对接。二是优化人才培养方式。加大培育工匠精神,校内实训条件大幅改善,学生职业技能大幅提升,教育教学成效显著。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网络搭建与应用比赛中荣获三等奖;两支代表队第三届全国机械行业职业院校创新及创业大赛中分别荣获一等奖和三等奖高一学生徐贝易的创新发明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毕业生毛耀民、熊茂浩分别被评为“新时代浙江工匠”和“省中职优秀毕业生典型”。三是健全人才输送机制。建立校企用工“联络图”,绘制用工需求“作战图”主动对接市内外高职院校资源,构建中高职一体化育人无缝衔接升学平台,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升学渠道,不断提高职业学校学生升入高职和本科院校的比例。

(三)厚植理念——培育“回阙人才”

厚植“就业在本地、创业在家乡”理念,助推衢江高质量发展,助力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一是提高本地就业稳定率。持续推进校企合作,做优做强“企业冠名班”“定向培养班”等。定期组织开展百家企业进校园招聘活动,2021年招聘会本地企业参与数91家,提供就业岗位三百多个,不仅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也为企业缓解了用工难的问题。二是动员毕业生“回巢”。因地制宜,邀请企业进校设点招聘,组建毕业生联络群,充分发挥校友资源优势,利用校友牵线搭桥,宣传本地企业、就业创业政策等,实现人才“回巢”,助推衢江经济发展。

(四)搭建平台——助推“共同富裕”

以各类平台为载体,推进新型农民、企业员工、退役士兵等各类人群终身教育,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育人示范作用,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一是多途径搭建企业员工培训平台。通过开设“空中课堂”“周末学堂”“职工夜校”等线上和线下培训班,方便企业员工培训学习,进一步提高企业员工素质,促进企业员工掌握高技能、新技术,增强学校服务地方经济能力。二是多形式开设职教培训项目。依托互联网营销师新职业培训(考试)基地、市内河船员培训基地、衢州乡村振兴学院衢江分院、区社区学院、区村播学院,通过“线上+线下”模式,组织开展全国首期高级互联网营销师、电商直播创业、内河船员、企业员工技能提升等培训及校村(廿里镇白马新村)合作,送训到村,提高库区移民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三是多方面开展衢江区职工职业技能竞赛。坚持“以赛代练,以赛促训,切磋技能,共同提升”的主题,连续10年承办区职工职业技能竞赛,通过比赛让企业职工积累竞赛经验,激发企业员工提升职业技能的积极性,提升专业技能,不断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满意度。

(五)谋划项目——助力“人才孵化”

浙江省衢州理工学校智能制造产教融合项目是浙江省20192020年度产教融合“五个一批”获批建设项目(浙发改社会〔2020319 号),主要用于投资建设虚拟仿真、数字化加工及机器人加工三个工作站共 11 个实训室的新增设备、软件的采购、安装、调试,项目分三期建设,计划总投资 1500 万元。项目实施有利于学校推进重点专业的优化升级,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有助于学校加强多元合作,深化产教融合,进一步完善“政、企、校、会”一体协同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机制,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2021年,学校已完成了第一期项目建设,投资金额700.31万元,实现了零件测绘实训室、虚拟仿真实训室、机器人编程实训室、数据中心工作站、数字化实训室的升级改造,并投入使用。近期在谋划浙江省衢州理工学校(衢州市衢江区技工学校)扩建项目,将适时启动该项目,以满足技工学校发展需求。

感谢你对衢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们继续建言献策,促进衢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衢州市衢江区教育局

202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