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330803-015/2023-70738 组配分类: 政协提案
发布机构: 区教育局 发文日期: 2023-02-0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衢州市衢江区教育局关于区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第198号提案答复的函
时间:2023-02-09 10:14 来源:区教育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周蓉蓉委员

你在区政协十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由区政府办公室和区政协提案委交办的《关于“双减”背景下提高我区义务教育校内课后服务高品质发展的建议》第198号提案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衢江区教育局高度重视双减工程的推进落实,自202191日起,全区32所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托管服务全面铺开。本学期参与课后托管学生30132人,参与率99.24%,参与课后服务托管教师2118人,参与率96.10%,实现课后服务全覆盖,有效推进校内减负提质工作。

一、创新课后服务机制,助力“双减”落地实效

(一)创新举措铸匠心

1.践行“1+X”“X+1”服务。各校根据实际情况,按需调整“1”“X”服务时间顺序,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也解决拓展性课程师资紧缺问题。例如:第一小学“X”拓展服务的实践活动木工和社团活动书法、绘画、舞蹈、足球,学生都很喜欢,但师资少,所以就采取了“1+X”“X+1”的服务形式,满面足了学生的需求。

2.推行大小课长短课为让课程内容更多样,在全区各学校推行大小课大课精选学校优秀教师资源,在报告厅、大型会议室等场所开展集中选课教学,小课则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美术、书法、阅读、棋类等教学。例如衢江二小每周都会在报告厅、会议室开设影视评论、阅读欣赏等大课课程,满足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同时根据不同年段的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同,行为习惯也不同,在各校又推出长短课长课主要侧重高年段学生,而短课主分侧重低年段的学生。例如衢江实验小学就根据低年段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情况,拓展服务每25分钟就安排学生休息10分钟,同时轮换拓展服务内容,确保低年段学生课后托管坐得住、学得好。

3.试行“4+2”“2211”作业指导模式。双减工作要见效,学校是主阵地,1小时的基本服务很关键,为提升1小时基本服务质量,在东港小学试行“4+2”“2211”作业指导模式,“4+2”是指12年级基本服务前40分钟指导学生读拼音、读汉字、读课文,后20分钟指导学生写字,培养低年级学生朗读、书写的习惯和能力。“2211”是指3—6年级,20分钟指导完成语文作业,20分钟指导完成数学作业,10分钟指导完成英语作业,10分钟完成科学作业,合理分配作业完成时间,确保指导完成作业的质量。

(二)文化传承守初心

1.推进劳动实践,教育返璞归真。充分挖掘衢江区非遗资源,引进剪纸、板龙、蛋雕等非遗课程进校园,推动非遗文化深度融入中小学校基础教育,实现非遗保护与青少年文化教育的有机衔接。如衢江区上方镇中心小学邀请节节龙非遗文化传承人应樟根老人进校园,为学生开设节节龙非遗课后服务课程。

2.讲红色故事,续红色薪火。为弘扬红船精神,各校利用课后服务课程,跟着总书记学党史为主题,在校园里开展共读百篇红色经典活动。衢江区实验小学、第二小学等学校开展以讲红色故事为主题的纪念和学习活动,通过观看电影、参观纪念馆等形式,向全校学生介绍林维雁、王多祥等革命先烈的故事,在身临其境中感悟思想伟力,汲取奋进力量。

3.学传统游戏,留美好记忆。为让民间传统体育游戏回归孩子的生活,各校增添跳房子、滚铁环、丢手绢、踢毽子、打沙包等一系列课后服务内容,由老师带着孩子们一起玩,同时也提倡孩子们回家后和家长玩,为孩子们的童年留下美好的回忆。

(三)聚焦素养葆恒心

1.五育并举,让孩子回归田间地头。各校开设花田校园”“农耕园种等劳动课程,教师带动学生一起松土、种植,有效培养学生的劳动动手能力,达到五育并举目的。

2.建设多元课堂,强化个性培养。合各校现有特色课程,充分利用教职工资源,创新开发数独、魔方、手工、科学小实验、架子鼓等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课程,挖掘学生潜能,开拓学生视野。

3.丰富多彩课程,提高生活技能。发动校园内食堂、园丁等职工,开设包饺子、做花卷、盘粉干、除杂草等生活技能课程,传授生活基本技能。

(四)部门联动传爱心    

1.科普助力双减,培育创新人才。联合团区委、电力局开展科普专项行动,组织学生参观电力科普展厅、体验电磁感应、观看微课《电力科普小剧场之我的科学梦》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发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联合区科协开展科技大篷车开进校园活动,为学生带来VR眼镜、智能机器人、声光反应测试、尖端放电等30多件科普展品,以互动、展示、体验等方式,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科技的魅力。同时邀请专家博士开设讲座,通过讲座,提高了学生学科学、用科学、讲科学的积极性。

2.流动少年宫,助力课后服务。每周四、周三下午,衢江区流动少年宫公益行动走进小学,围绕科普实践、阳光运动、普法宣传等主题,通过雕版印刷、蛋雕刻画、党史学习等课程,让孩子们尽情享受传统文化、现代科技、党史学习教育等体验项目所带来的乐趣,创新实践内容,扩大服务覆盖面,让孩子们的课后托管有有味!   

3.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时代先锋。为庆祝第59个雷锋日,学习雷锋精神,传承榜样力量,衢江区青少年宫组织各校少先队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通过致敬活雷锋、爱心募捐、义务劳动、分享雷锋故事等方式,用实际行动向雷锋同志致敬。

二、加大课后服务经费,保障教师劳动待遇

我区各中小学课后服务经费采取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多种方式,保障课后服务经费。课后服务收费标准参照市级规定标准执行,小学课后服务收费为500/生·学期,初中课后服务(含晚自习)收费标准为500/生·学期,其中服务性收费200/生·学期,财政补贴300/生·学期,由学校财务部门统一收取,纳入学校财务统一管理。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及有关人员取酬与课后服务的工作量、工作表现挂钩,遵循多劳多得原则,由各校自行发放。

感谢你们对衢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们继续建言献策,促进衢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衢州市衢江区教育局

                    202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