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330803-046/2023-73538 组配分类: 政府预决算
发布机构: 区财政局 发文日期: 2023-08-1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关于衢州市衢江区2022年财政决算的报告
时间:2023-08-11 17:21 来源:区财政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2023727日在衢州市衢江区

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

衢州市衢江区财政局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向区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报告衢州市衢江区2022年财政决算情况

一、2022年财政决算情况

2022年,全区各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落实各级经济及财政工作会议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和“五城”建设。经过全区上下共同努力,财政运行总体平稳,决算情况总体良好。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22年,全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7600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98.82%增长10.68%。加上转移性收入663461万元其中:中央、省税收返还收入5489万元转移支付收入342938万元,债务转贷收入62000,使用结转资金25198万元,从政府性基金调入226056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调入1780万元收入合计811061万元(明细情况见附表一)

2022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70439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94.45%下降2.95%。加上转移性支出140622万元其中:上解上级支出49495万元,援助其他地区82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2283万元,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7741万元结转下年60283万元支出合计811061万元(明细情况见附表二)

收支相抵,区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2022年,全区实现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529849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93.29%下降9.56%。加上转移性收入344022万元(其中:省市转移支付收入7909万元,债务转贷收入317000万元使用结转资金19113万元收入合计873871万元(明细情况见附表

2022年,全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576441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88.57 %增长20.61 %加上转移性支出297430万元,(其中:上解上级支出254万元,调出资金226056万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务还本支出27962万元,结转下年支出43158万元),支出合计873871万元(明细情况见附表

收支相抵,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三)国有资本经营收支决算情况

2022年,全区实现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933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2.45%,增长34.26%。加上转移性收入20万元(其中:使用结转资金12万元,省市转移支付收入8万元收入合计5953万元(明细情况见附表十三全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1100万元,完成年度预算的27.01%下降64.52%。加上转移性支出4853万元(其中:调出资金1780万元,结转下年支出3073万元),支出合计5953万元(明细情况见附表十四

收支相抵,国有资本经营收支预算平衡。

(四)社会保险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2022年,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决算数为85306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102.70%,增长17.87%加上转移性收入506万元(其中:上级补助收入506万元),收入合计85812万元(明细情况见附表十七)。全区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决算数为68215万元,完成调整后预算的95.70%,增长15.48%。加上转移性支出220万元(其中:上解上级支出220万元),支出合计68435万元(明细情况见附表十八)。

收支相抵,全区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当年收支结余17377万元(明细情况见附表十九)。其中:机关事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3869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15074万元,工伤保险基金结余923万元,失业保险基金赤字2489万元

(五)2022年财政决算重点审查内容

1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批准的预算决议落实情况

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区财政局认真研究落实区十届人大次会议有关决议,积极整改落实审计和日常财务监督中发现的问题,扎实推进财政各项工作。一是坚持稳中求进,开源挖潜抓收入2022年全区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76亿元,增长10.68%,其中税收收入11.33亿元,增长7.80%二是服务市场主体,减税降费纾2022年全区实现增值税留抵退税4.24亿元,惠及企业779户,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三是做好社会保障,民生事业不停步2022年全区民生支出45.37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7.68%四是强化财政管理,守住底线不动摇20224月,我区率先完成隐性债务五年化债任务,成为全省第6个、全市第1个隐性债务清零的区县。同时,区财政部门联合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定期对乡镇财政管理、资金安全等方面进行全面监督检查,着力推进基层财政数字化建设,实现管理更加规范高效。整体来看,全区财政运行态势稳中进,财政收支情况总体较好。

2支出政策实施情况和重大政策、重项目资金的使用及绩效目标情况

(1)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一是压减支出“过紧日子”。进一步压减非刚性非重点支出,严控“三公”经费和会议费、培训费全区共压减非刚非重点支出7.36亿元“三公”经费决算数0.14亿元,较上年下降23.49%二是全力保障“三保”支出。年初足额测算“三保”支出,全额纳入预算。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按需及时支付,2022年我区三保执行率达100%三是盘活存量财政资金。对当年的上级转移支付资金,及时下达指标,并加强与预算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快专项资金的支出进度。对连续两年未用完的上级结转资金、当年未用完的区级资金一律收回统筹使用。

(2)助推乡村振兴城乡共富。一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去年全区拨付资金1151万元用于精品茶产业项目建设;拨付资金847万元用于中药材产业综合体项目建设;拨付资金600万元用于菇乐农业食用菌数字化生产示范基地项目建设。二是推进未来乡村建设。深化千万工程美丽乡村建设。拨付资金4000万元用于衢江区横路办事处贺邵溪未来乡村项目建设;拨付资金2105万元用于乡村国际未来社区项目建设;拨付资金600万元用于衢江区云溪乡希望新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建设。三是推进强村富民建设。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拨付资金3000万元用于衢江区大洲镇“6080”共富老街改造项目建设;拨付资金600万元用于党建联建共富综合体建设;拨付资金1300万元用于精品民宿项目建设。

(3)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一是育质量持续提升教育支出9.80亿元,全力保障教育事业发展全区新建5所公办幼儿园,改造提升12所乡镇中小学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安排免教科书经费、扶困助学等经费3603.80万元,惠及全区31所义务教育学校共29964名学生。二是医疗资源优化配置卫生健康支出6.71亿元,提升医疗卫生水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经费按常住人口足额保障,2022年补助资金达3600余万元补助标准提高至人均97/三是社会保障切实有力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8.94亿元全年拨付2.38亿元用于最低生活保障,持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由225/·月提高至255/·发挥失业保险稳岗位促就业功能,全年兑现稳岗补贴1463.54万元惠及企业2307家,兑现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1872.90万元惠及企业3184家。

(4)集中财力保障重点项目。坚决树立财为政服务理念,集中财力办大事。安排政府投资项目240个,拨付项目资金41.11亿元。其中:2022衢江区土地整治项目、衢州市衢江区芝溪流域综合治理期工程等农林水项目支出9.93亿元;衢江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衢江区信安东路东延伸段(川汇路-上山溪东岸)工程等市政基础设施支出2.72亿元;杭金衢高速互通及衢江连接线工程S305省道衢江区松园至上田铺段改建工程等交通能源项目支出4.97亿元;衢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三期工程衢江区妇幼健康产业园项目等社会发展事业项目支出15.97亿元;廿里镇工业园区市政配套建设项目(二期)、廿里镇工业园区市政配套建设项目等园区基础设施项目4.5亿元。

3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2022年,省政府转贷给我区地方政府债券35.50亿元,其中:用于城乡社区及基础设施建设13.45亿元,占38%;农林水8.25亿元,占23%;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6.60亿元,占19%;交通运输3.70亿元,占10%;保障性住房3.50亿元,占10%。由省、市政府下达并经区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的政府债务限额为117.77亿元,其中:一般债务33.35亿元,专项债务84.42亿元,较上年新增34.39亿元。2022年末,我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117.72亿元,其中:一般债务33.31亿元,占28%专项债务84.41亿元,占72%

4预算绩效工作开展情况说明

2022年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规定及市财政局关于做好绩效评价工作的相关要求,将全区部门预算单位的试点项目支出纳入绩效评价范围。通过加强预算绩效评价工作力度和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切实提高了财政资金配置和使用效益。2023年,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的“全面实施绩效管理”重要部署,紧紧围绕财政部绩效管理新要求,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将绩效理念和管理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全过程。

5专项转移支付情况说明(分地区、分项目)

2022年,我区无转移支付分地区、分项目安排情况

下一步工作举措

我们将认真贯彻省区委党代会精神,紧扣两个现行四省边际中心城市五城建设目标,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坚强的财政支撑。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坚持减税降费促进经济回暖

一是继续贯彻落实减税降费相关政策,稳住经济发展基本盘我区将继续不折不扣落实到位,真金白银助企纾困,以实际行动促进社会经济形势整体回暖。二是着力夯实税源基础努力涵养培育新税源。坚持做大存量,培育增量,惠企纾困,支持现有企业做大做强;强化区级资金引导作用,用好各项产业招引政策,加快形成支撑地方财政长期稳定的税源,助推地方财政收入可持续性发展切实强化工作保障,加强政策宣传辅导。部门间加强组织协同,提升业务水平和能力提高政策透明度与执行度及时有效将各类惠企政策传递给社会各界营造良好的经商氛围和营商环境,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落户衢江。

(二)坚持改善民生,优化支出结构

一是推进乡村振兴发展。统筹整合财政衔接资金,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大对柑橘、茶叶、枇杷等特色产业投入,积极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继续加大对农村安全饮水、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二是用心办好民生实事。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加大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支持力度,加强困难群众就业兜底帮扶;全力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和补助标准提高;保教育支出强度,力保障学前教育巩固提升、义务教育优质发展、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特殊教育融合发展需要。集中财力办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共同富裕。三是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继续强化统筹协调,提高重大项目调度频率,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全力支持重点项目建设。

(三)坚持严格监管,防范化解风险

一是兜住三保支出底线。结合区级财力状况,合理把握支出的力度和节奏,首位保障基层三保支出,补齐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民生领域短板,兜牢三保底线。二是强化政府债务管理。持续以最严举措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严防违规举借债务。加强对政府债务全生命周期的监管,确保债券项目可行,债券资金可控,严格控制政府债务率在120%警戒线以下。三是加强财政监管力度严肃财经纪律,严惩高危行为,提高思想认知,提升业务能力,继续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提升财政资金全周期监管效能。加强财政可承受能力评估,对拟实施出台的重大项目、重大政策等,充分考虑当前财力,全面分析对财政支出的短期和长远影响,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梯次推进,确保财政平稳运行。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员我们将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完成全年财政收支预算和各项财政工作任务,为奋力打造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推动五城建设贡献坚实财政力量!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附件.z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