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330803-046/2024-71538 组配分类: 其他业务信息
发布机构: 区财政局 发文日期: 2024-01-3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衢江区2022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
时间:2024-01-30 08:59 来源:区财政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2022年度全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

衢江区财政局

2023年5月

按照《中共衢州市衢江区委关于建立区人民政府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制度的意见》要求,形成了《衢江区2022年度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综合报告》。

一、国有资产总体情况

(一)企业国有资产情况

截至2022年底,区属国有企业合并资产总额402.26亿元,负债总额202.81亿元、所有者权益199.45亿元、国有资本权益186.19亿元,平均资产负债率50.42%。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情况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区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总额199.64 亿元,负债总额14.98亿元,净资产185.73亿元,其中:行政单位国有资产81.63 亿元,事业单位国有资产118.01亿元。

(三)自然资源国有资产情况

截至2022年底,衢江区国有土地面积1.64万公顷,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178.5574公顷,全区林地保有量104526公顷,其中国有林地面积3184.15公顷,森林面积126395.63公顷,全区水资源总量22.89亿立方米。

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及成效

(一)国有企业资产管理情况及成效

1.国有资本投向及布局结构调整。2022年,衢江国资国企聚焦“五城”建设,加快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确保国有资本投向现代化基础设施产业和社会民生需求领域。区康投集团聚焦康养文旅板块,区建投集团聚焦城市运营板块,区交投集团聚焦交通物流板块,区农投集团聚焦土地流转和农污整治板块,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基增效双提标”项目60个行政村建设任务。

2.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衢江国资国企加强与央企、地市国企、知名民企合作,积极稳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3.健全内控机制建设情况。根据《浙江省国资委关于深化省属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浙国资监督〔2021〕1号)和《浙江省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390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对实行市场化改革的衢江控股及四大投统一增设“内控审计部”,承担集团本部及下属子公司的内审体系建设和具体审计工作,至此实现区属重点国有企业内控审计部门全覆盖,为健全企业内控机制奠定坚实基础。

(二)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情况及成效

1.积极落实“过紧日子”要求。面对严峻形势,坚持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价值管理相结合,在“摸清存量、用好存量、调剂存量”的基础上缓解财政压力。一是完善新增资产配置预算编报机制,明确资产配置严格实行预算管理,未获批新增资产配置预算的,一律不得配置资产。二是坚决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充分考虑行政事业单位原有资产存量情况,将资产配置与编制人数、发展需要、职能设置、财政承受能力统筹考虑,通用办公家具和设备严格按照配置标准核定,从数量、价格和最低使用年限三个维度增强约束,从配置源头控制履职成本。三是加强存量资产处置管理,严格按照资产最低使用年限,审批单位存量资产处置行为。对已达到最低使用年限,但尚可继续使用的通用资产,要求单位继续使用。

2.强化资产基础管理工作。衢江区财政局认真贯彻落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进一步健全资产管理制度体系,创新管理方式,强化监管手段,着力夯实资产管理基础,不断提升国有资产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工作情况及成效

1.加快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充分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围绕保护优先和保障发展的目标,全面构建总规引领、专规协同、详规管控的“三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做到全域、全要素、全过程自然资源管控。积极参与衢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高质量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工作,该成果于2022年9月30日正式启用,共划定生态保护红线64.35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红线29.07万亩,城镇开发边界12.96万亩。

2.合理配置资源性资产,推动土地市场平稳运行

全力推进“五未”土地处置工作,切实提高土地集约高效利用,科学有效保障土地供应,通过“处置+供应”双轨并行,有针对性地进行土地供应。

3.强化自然资源保护,提高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1)土地资源方面。一是大力推行“耕地智保”场景运用+“田长制”工作制度。通过技防+人防双向推动耕地保护工作,建立区、乡、村三级耕地保护“田长制”,设立田长369人、村级巡查员443人,完成14652次巡查。二是持续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积极推进省级精品工程和跨乡镇全域试点工程申报工作。我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及生态修复工程年度绩效评价排名全省前列,获得年度省对市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考核优秀等次。三是加大卫片执法检查力度。2022年通过日常巡查、卫片执法检查、扫黑除恶线索举报等途径查处各类自然资源领域违法案件。

(2)矿产资源方面。一是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基本完成全区矿产资源优化配置,形成衢江北部石灰岩,中部地热水、砖瓦用页岩,南部萤石矿、建筑石料的矿业布局,现有矿山生产产能稳定。二是规范绿色矿山建设管理。根据省自然资源厅最新绿色矿山管理体系,完成大中型矿山的绿色矿山质量再提升工作,并按照绿色矿山“回头看”现场复核结果,同时,全面推进矿山数字化建设,探索智能化绿色矿山建设。三是加快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工作。圆满完成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清单中5座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完成历史遗留矿山核查、矿山环境遥感监测、金矿洗洞等一系列涉矿环保工作。

(3)森林资源方面。一是聚焦增绿,扮靓美丽衢江绿色本底。锚定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五年任务三年完成”目标。二是聚焦转化,提升林业产业富民能力。组织实施“千村万元”林下经济增收帮扶工程,建设示范村7个,完成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100余亩。三是聚焦严管,筑牢绿水青山生态屏障。坚持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并重,严格执行林地用途管制和采伐限额管理制度,以森林督查为抓手,切实加强林地征占用和林木采伐监管,实现资源严管、利用严控、违规严查。

三、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加快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加强区属国有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建设,全面依法落实董事会监事会各项权利,健全议事规则与监督机制,提升国有企业依法治企能力。保障经理层依法行权履职,全面建立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的管理制度,依法明确董事会对经理层的授权原则、管理机制、事项范围、权限条件等主要内容,充分发挥经理层经营管理作用。进一步厘清党组织、董事会、经理层之间的权责边界,形成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治理机制

(二)增强市场运营造血能力。各区属国企在强化主责主业经营的基础上,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聚焦国家政策导向、区委区政府重大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短板、资源禀赋等要素,积极谋划产业链经营项目,主动布局和培育一批重大产业链项目,努力提升企业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

(三)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根据《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结合我区资产管理工作实际,出台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细则,强化单位主体责任,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原则、组织形式和法律责任等方面具体要求,让资产管理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四)推进国有资产盘活利用。深入研究《财政部关于盘活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指导意见》,紧密结合2022年度我区国有资产报告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摸排、挖掘我区各类资产、资源。

(五)加强基础管理,探索建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一张图。在摸清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家底的同时,探索建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一张图。按照自然资源调查评价制度、标准和规范,组织开展基础调查和专项调查,建立健全国有自然资源资产清单、台账。同时,建立动态更新机制,实时掌握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的增减变化。

(六)强化规划引领,合理开发利用国有自然资源。统筹编制土地、矿产、森林、水资源等国有自然资源资产开发利用和保护规划,编制统一协调、系统完整的空间规划,加大全域统筹力度,建立统一的空间规划体系和协调有序的资源开发保护格局。遵循“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原则,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同时,最大限度盘活国有存量自然资源资产,提升使用效益,实现国有自然资源资产保值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