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索引号: | 330803-058/2024-72365 | 组配分类: | 其他业务信息 |
---|---|---|---|
发布机构: | 双桥乡 | 发文日期: | 2024-01-3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中共衢江区委员会:
2023年,双桥乡紧密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实现夯基固本提效能,产业壮村增动能,聚焦民生蓄势能,以高质量党建为引领,全力推进彩韵双桥高质量发展,为深化“五城”建设、“青年衢江”建设贡献双桥力量。
一、2023年特色亮点工作
(一)夯基固本,建强党建阵地筑堡垒。一是“双轮驱动”提升两委战力。实施村支书“领雁提能”行动,通过12次月度重点工作交流汇报、4次季度“头雁领航”赛马比拼及年度支部书记述职评议,加强“两头管理”,浓厚比学氛围;优化村干部“五岗月赛”考核,通过月考排名公开晾晒、支部堡垒指数评定挂钩、两委绩效拉开差距等方式,激励村两委主动干、靠前干。今年,山峰村被评为市级“红色根脉”强基示范村,双桥村被评为区示范堡垒。二是全链培育激发青年活力。以“桥青会”为载体,以青年干部“明德守法、完善自我”行动为切口,实施青年干部培育“琢玉工程”,量身定制“结对卡”“能力卡”“任务卡”,通过导师帮带、纪法教育、技能培训、压担锻炼,组织20名青年干部开展江文焕红色精神“青年说”等主题宣讲4次,11名青年干部加入6个重点项目攻坚队实战“练兵”。双桥乡《“三张卡”打通“桥青会”培养链条》做法被《浙江共产党员》杂志收录。三是打造“党群365”品牌。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矩阵,平均每周面向党员群众开展活动1次,今年累计举办新媒体电商培训、先锋少年故事会、水稻种植培训、少儿硬笔书法培训等110余次,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文明劝导等志愿服务50余次,组织非遗文化展、二胡比赛等文体活动70余次。
(二)突出实效,抓实主题教育融“三味”。一是抓实理论学习显“原味”。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抓好“阵地课堂”,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循迹溯源37次;开展组团联村讲学、联户走访送学做实“流动讲堂”,为卧病在床、行动不便的8名特殊党员上门送学5次;依托9个党员微信群等线上载体用好“指尖课堂”,为256名党员推送学习资讯32次,确保流动党员不掉队。二是聚焦作风转变增“党味”。通过书记上专题党课、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座谈交流分享心得等方式,开展道德法纪教育3次、“学先进学榜样”活动9次;组织党员干部对标检视剖析、自查整改,开展专题研讨交流7次;领导班子累计开展政治家访15次、谈心谈话46次,整改销号问题14个。三是切实解决问题添“回味”。坚持党员干部“敲门”,累计走访农户1350余户,收集村民意见建议、问题诉求120余条;支部书记带头揭榜、两委干部主动认领、党员结合联户领办,累计认领群众微心愿70余个,帮助解决污水排放、破损路面修复等问题40余个,调处土地纠纷、赡养纠纷等18起,举办首届衢江区农民运动会,修建双桥至庙前生态廊道,打通双桥村300米“断头路”,打造铜山溪滨水绿道,修复山峰、河口水毁堤坝。双桥乡“三味”做法获区委常委、组织部长郑应龙批示。
(三)寓形于行,守牢意识形态保底线。一是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引导带动。共召开全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会议12次,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并开展研讨交流,充分发挥中心组学习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通过开展浙里青年说、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周一夜学会等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扎根心田、融入血脉。二是风险防控机制不断落实。制定《双桥乡意识形态工作风险防控制度》,召开2次意识形态专题工作会,2次意识形态和社会领域分析研判会议,总结分析全乡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开展情况和总体态势,研判当前面临的形势和风险,并制定应对策略。三是舆论宣传引导持续强化。推动各村以规立德,积极开展“文明家庭”“好媳妇”等移风易俗先进典型评选,充分发挥身边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升主流意识形态领域传播力与影响力。加强对外宣传,讲好双桥故事、传播双桥声音、展示双桥形象,不断提升双桥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今年以来,双桥乡在中央、省、市各级主流媒体共上稿13篇。
(四)肃风正纪,全面从严治党提效能。一是强化执纪问责,严防“四风”反弹。加强党员干部提醒教育,抓实纪检干部教育整顿工作,结合巡察整改,第一种形态运用23人次,其中批评教育9人,提醒谈话14人。认真做好问题线索核查工作,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开展廉政谈话、任免谈话、日常谈话等89次。在传统节日等关键时间节点,围绕快递送礼、违规吃喝等问题开展明察暗访8次。二是提升监督效能,加强制度建设。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等重点党建工作开展专项督查;在“三乱”整治、共富大搬迁、项目建设、秸秆禁烧开等重点工作中开展日常监督32次。聚焦重要岗位和关键环节,深入细致排查廉政风险点35个,制定防控措施64条,开展“面对面”廉政风险集体谈话2次,推动风险防控精准化、长效化。三是深化警示教育,筑牢思想防线。组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观看《系好第一粒扣子》《放纵的代价》等警示教育片,传达学习有关违纪违法案件警示录,组织年轻干部撰写心得体会35篇。重大节日前夕,组织全体乡村干部开展警示教育,通报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主动在思想上划出红线、在行为上明确界限。
(五)党建赋能,培育共富产业促增收。一是共富工坊点燃“共富引擎”。强化党建“红色链条”,打造双桥粉干、桃源高田、沙潭巧匠等3个共富工坊,搭建村企合作平台,推动资源共享、事务共商、活动共办,帮助企业、个体户解决困难问题27个。双桥粉干共富工坊被评为市级示范型共富工坊。二是粉干共富项目拓宽增收路径。借力省派第一书记资源优势,谋项目、引资金,投入650万元打造产学研游一体的双桥粉干产业园,目前已完成主体建设、内部装修及室外道路硬化,积极对接丽水企业定制粉干加工设备,预计2024年6月投产;实行支部引领、“头雁”示范、干部挂联、村企共赢的党建联建机制,持续推进双桥粉干品牌推广,实现粉干年销售700吨,年产值800余万元。三是发展“桃源经济”开出“共富处方”。以“党建+乡贤”推动高田桃产业发展,依托千亩桃林基地,实现鲜桃、桃胶、桃酒等桃产品销售收入150万元;升级打造竹林雅居等6幢民宿,举办桃花节、采摘游等活动,变“流量”为“留量”,累计吸引游客1.2万余人次,带动民宿、餐饮、购物等旅游收益80万元。2023年,双桥乡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总额超过272万元,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村3个,达全乡的50%,15万元以上村全覆盖,其中双桥村突破100万元。
(六)破题解难,聚力民生实事优服务。一是写好共富大搬迁“三本账”。组建“1+6”包村攻坚组,摸清底数、理清需求、逐户过筛,记清群众诉求账、算清搬迁经济账、讲清双桥发展账,完成48户农户房屋测绘,1户迁建安置选址及28户公寓安置选房,2个自然村整村搬迁。二是破题山区饮水安全惠民生。深入实施农民饮用水提升工程,新建溪滩黄蒙、双桥排门坞等2个水站净化消毒一体化设备房,实施4个村污水提升工程,铺设河口至高田自来水管网7公里;全力建设惜春坞饮用水山塘,通过组团领单、两委领办、党员带头,15天100%完成131户61亩土地政策处理,预计2024年可建成,将有效解决全乡4000余人的旱季饮水保障问题,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三是聚焦特殊群体优服务。持续完善居家养老中心助餐、助行、助医服务体系,累计开展反诈宣讲、消防安全演练、应急救护讲座等15次,上门义诊、送餐、照护等40余次;打造双桥乡残疾人之家,除日托照料服务外,还为5名残疾人提供来料加工等“家门口”就业机会,每人每月可增加收入400-600元。
二、2024年工作思路
(一)以“三民工程”推动格里清、党群融。持续推进新时代“三民工程”走深走实,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矩阵,做实党员干部“三联”,做细民情档案、做畅民情沟通、做优民情服务,厘清群众“需求账”、算清为民“服务账”,常态做好主题教育成果转化。深化支部书记“赛马比拼”、村干部“五岗月赛”、党员干部履职践诺机制,推动“头雁”带头争先,量化两委实绩考评,激励党员担当作为。凝聚网格力量,以“四必清”为目标,落实网格员“四到家”,推动“专职更专、兼职更优、包联更实”;以信访事项“日清日结”为抓手,以平急转换“三轨并行”托底,确保矛盾纠纷及时化解、突发事件快速响应。
(二)以“双色文化”赋能产业链、收益增。一是塑强“粉干白”。持续发展“粉干经济”,擦亮“金字招牌”,加快粉干产业园投产使用,实施“提升一盘粉、烧好一碗粉、开好一家特色店”行动,通过与衢州学院达成校地企三方合作,开展粉干加工设备改造、产品升级研发、品牌宣传推广,谋划非遗文化研学研游项目,力争实现粉干年产值增长500万元。同时,积极探索“5+5”多村联营的共富模式,即粉干产业园取得收益的50%归社后蓬所有、其他5个村各占10%,以农文旅融合激活产业“共富链”。二是守好“根脉红”。全力打造双桥“江文焕烈士故里”地标,以江文焕陈列馆为基,整合烈士故居周边闲置农房及土地资源,建设红色主题配套服务设施,打造红色旅游教育基地。通过开展“8090”新时代理论宣讲、“红色故事青年说”等活动,深挖红色资源,讲好烈士故事。同时,计划增设红色研学定制服务,串联库尾湿地花海、双桥粉干记忆馆、露营基地等景点,由点及面织密双桥全域旅游网络。
(三)以“桃源经济”催生新场景、新动能。一是做好高山“桃”的融合文章。加快“桃源高田”千亩桃林基地培育,计划新增流转土地100亩,改良桃园200亩,做好“桃+”文章,力争桃产品产值达到4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20万元。积极打造从桃花到蜜桃、桃酒、桃脯的“全域全季全业态”旅游产品,推动“一颗桃子”的单链条经济向“一棵桃树”的全链条经济转变。同时,充分挖掘高田古村落特色,对共富大搬迁中流转的12处农房及其他闲置房屋评估改造,联动千亩桃林基地,打造独具特色的高山精品宿集。二是盘活资源谋划打造宿集。积极对接区康投集团,探索“国企开发+民企运营+村集体入股”模式,计划整合闲置的原双桥小学地块及周边闲置农房,串联社后蓬精品村,打造乡村康养民宿—衢北宿集项目,通过新建更多共富场景,变“沉睡资源”为“增收活水”,让村民在家门口有事干、有钱赚,村集体有产业、有收益。
中共衢江区双桥乡委员会
2024年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