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公开 > 教育信息 > 重要政策执行情况
索引号: 330803-015/2024-6794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衢江教〔2024〕68号 公开日期: 2024-11-05
发布单位: 区教育局 有效性:
统一编号:
  • 信息索引号:

    330803-015/2024-67943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文号:

    衢江教〔2024〕68号

  • 公开日期:

    2024-11-05

  • 发布单位:

    区教育局

  • 有效性:

  • 统一编号:

衢州市衢江区教育局2024学年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考核方案
发布日期:2024-11-05 15:54 信息来源:区教育局 浏览次数:


为贯彻落实《衢江区教育局关于印发<2021年衢江区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调整方案>的通知》(衢江教〔2021〕31号)和《衢江区教育局关于成立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衢江教〔2021〕32号)要求,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全面推动各中小学教育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均衡协调发展、优质高速提升,确保共建型教共体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加快全区基础教育高位优质均衡特色发展,打造衢江教育新亮点,特制定本考核办法。

一、考核评价对象

衢江区所有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

二、考核评价原则

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实施针对性评价,注重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综合评价、增值评价和特色评价,对核心校的考核和共建型教共体绩效评价以成员校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评价为主要依据。

三、考核评价内容

考核评价以核心校与成员校在资源共享、管理共进、教学共研、文化共生和加分项等方面为主要内容和指标。考核指标见附件

四、考核评价程序

考核评价工作从20249月1日开始,以一学年为一个周期进行考核。考核评价工作分自查自评、学年总评两个步骤。

自查自评:各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认真对照标准,逐项逐条对每学年教共体工作进行自查自评打分,于20256月30日以前向区教育局提交自查自评表及相关佐证材料。

学年总评:区教育局组织专家评审小组,结合各教共体自评及区教育局相关科室日常考核情况,对教共体年度办学情况进行综合评价打分。

五、考核结果运用

区教育局根据各教共体考核得分排名情况,在学校质量考核中,中学组按第一名10分,第二名8分,每三名6分进行加分;小学组按第一名10分,每二名9分,第三名8分,第四名7分第五名6分进行加分。考核分在80分以下为不合格,考核不合格不得分。(核心校以其所在教共体实际得分的1.2系数为实际加分)

附件:1.《衢江区城乡义务教育共建型教共体考核细则》(试行)

          2.衢江区城乡义务教育共建型教共体结对学校名单


衢州市衢江区教育局

2024年10月29日


 

附件1

衢江区城乡义务教育共建型教共体考核细则(试行)

  

考核要点及分值

 

 

资源共享 25 分)

1.实施“教师交流”计划,每学年核心校要根据教共体内师资情况,安 排一定数量的教师到成员校进行支教交流。(5 分)

2.严格执行“教共体专项资金”使用方案,每学年核心校要联合成员校 制定资金分配、使用方案。(5 分)

3.完成《教共体办学共享学校帮扶任务要求》中的基础任务(包括两地 师徒结对、异地跟岗锻炼、教学帮扶、线上拓展共享、学生集体交流活 动)。(15 分)

 

 

 

 

管理共进 30 分)

1.建立教共体领导小组及相关的项目小组。(5 分)

2.每月至少进行 1 次教共体夜学活动或学校交流活动。(5 分)

3.每学年需共同制定教共体工作实施方案,召开一次共同体工作布置大 会。(5分)

4.完成学年度教共体工作总结。(5 分)

5.建立完善的“教学五认真”制度和运作机制。至少一门学科实现共建, 按照同等要求落实教学常规。(5 分)

6.建立统一的质量监测机制和教育教学质量考核方案,教学进度和质量 检测基本同步。(5 分)

 

 

 

教学共研 25 分)

1.实施“精品课程”帮扶计划,每学年至少要帮扶一所成员校获区级以 上精品课程获奖。(5 分)

2.每学期召开质量分析会 1 次,作业专题研究会 2 次以上。(5 分)

3.核心校要在成员校挂牌设立名师(县级以上名师、名班主任、学科带 头人等)工作室,每学年至少开展 3 场线下送教活动。(10 分)

4.以“ 图片+文字”形式,通过教育共同体应用宣传、展示教共体成效 和亮点,要求每月上报 1 个教共体故事。(5 分)

 

 

 

文化共生 20 分)

1.核心校帮助成员校根植地方文化,完善一训三风,帮助成员学校文化 内涵有明显提升。(5 分)

2.核心校帮助成员校挖掘教育亮点,明确特色方向,使各校德育品牌、 党建品牌等特色品牌逐渐凸显。(5 分)

3.开展家校共育活动,城乡家庭教育共研活动不少于 2 次。(5 分)

4.开展城乡学生“手拉手”不少于 10 对,家庭结对不少于 5 对,每年 按照年级开展学生交流活动 2 次以上。(5 分)

 

 

 

加分项

1.教共体活动成效明显,典型经验在市级以上媒体报道每次加 1 分,省 级加 2 分,国家级加 3 分。

2.精品课程帮扶区级以上每多一项区级以上获奖加 1 分,市级加 2 分, 省级加 3 分,国家级加 4 分。

3.各教共体在区质量检测(由教研室提供)中,获第一名加 10 分,第 二名加 9 分,第三名加 8 分,第四名加 7 分,第五名加 6 分。


附件2

 

      衢江区城乡义务教育共建型教共体结对学校名单

                      (一)小学组

设区市

县市区

教共体数

受援的乡村校(校区)名称

对应的核心校(校区)名称

教共体模式

衢州市

衢江区

5

衢州市衢江区高家镇安仁中心小学

衢州市衢江区第二小学

共建型

衢州市衢江区高家镇中心小学

衢州市衢江区莲花镇中心小学

衢州市衢江区上方镇中心小学

衢州市衢江区第一小学

共建型

衢州市衢江区云溪乡中心小学

衢州市衢江区浮石中心小学

衢州市衢江区峡川镇中心小学

衢州市衢江区实验小学

共建型

衢州市衢江区周家乡中心小学

衢州市衢江区杜泽镇中心小学

衢州智造新城实验学校(小学部)

衢州市衢江区东港小学

共建型

衢州市衢江区大洲镇中心小学

衢州市衢江区横路中心小学

衢州市衢江区全旺镇中心小学

衢州市衢江区廿里镇中心小学

衢州市衢江育才小学

共建型

衢州市衢江区廿里镇龙溪小学

衢州市衢江区后溪镇中心小学

衢州市衢江区第四小学

衢州市衢江区锦绣学校(小学部)

 

 

 

 

(二)初中组

设区市

县市区

教共体数

受援的乡村校(校区)名称

对应的核心校(校区)名称

教共体模式

衢州市

衢江区

3      

衢州市衢江区廿里镇初级中学

衢州市衢江区实验中学

共建型

衢州市衢江区横路初级中学

衢州市衢江区莲花镇初级中学

衢州市衢江区东港初级中学

衢州市衢江区第一初级中学

共建型

衢州市衢江区杜泽镇初级中学

衢州新世纪外国语学校

衢州市衢江锦绣学校(初中部)

衢州市衢江杭州育才中学

共建型

衢州智造新城实验学校(初中部)

 


编辑:(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