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330803-035/2024-73591 | 组配分类: | 政协提案 |
---|---|---|---|
发布机构: | 区民政局 | 发文日期: | 2024-12-1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丁少仙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居家养老服务建设工作的建议》(第110号)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高质量开展安居守护工作。2024年衢江区积极利用数字化技术开展独居老人居家安全守护行动,投入538万元为3041户对象配备智能安防设备,以“技防+人防”协同方式构建“智慧防护网”,如遇突发状况时,做到早发现、早报警、早施救,全力守护独居老年人生命财产安全。一是摸清底数,排除隐患。聚焦失能半失能、老年痴呆、重病重债、身残体弱、无人照顾、居住环境较差等独居老人,详细排查辖区内独居老人住所原有安防、燃气、电气等设备情况,梳理形成隐患清单与个性化改造需求,并在独居老人“安居守护”数字化平台内形成“一户一档”,全面掌握独居老年人生活状况,按需制定“一户一策”防护方案。二是智能监护,高效联动。通过安装人体红外感应器与智能门磁,实时监测老人居家活动情况,一定时间内未感知到人体活动便触发报警;针对失智老人,专门配发智能手环,实时掌握老人心率、跌倒、定位等信息,在数据异常或走出电子围栏时自动报警;独居老人如遇紧急情况,还可通过拉绳报警器,便捷式呼叫救助服务。三是探访关爱,精准服务。根据独居老人需求清单,由属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联合网格员、老党员、村民代表、社会组织等进门入户精准提供生活照料、健康检测、疾病预防、家庭急救、智慧手机应用讲解、精神慰藉等“一对一”服务,做到每月上门服务不少于4次。
(二)推动医养结合工作落到实处。区民政局联合区卫健局,以全区乡镇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依托,对接各乡镇街道卫生院,签订医养结合协议,每月在乡镇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开展健康评估,目前完成100%签约率;一是做实排摸工作。坚持“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理念,通过健康敲门行动、电话随访、门诊随访等形式,摸清65岁以上失能老人群体以及慢病患者、重精患者、残疾人等。目前,摸排中重度失能老人“健康敲门行动”达到828人。二是做精分类施策。将签约对象分为特殊、重点、次重点和一般四级梯度,建立分类分等精准服务机制。同时,针对65周岁及以上的中重度失能老人,因人定制、一人一档。目前,免费体检10万人次、惠及5.4万名老年人;建档797人,为有需求的失能老人建立家庭病床66张。三是做强服务力度。推出“行走的医院”巡回医疗服务,设置87个巡回医疗点,提供北京安贞医院等三甲医院的100个远程专家号,实现足不出户即可享受服务。开展非急救免费接诊住院服务,运行以来接诊600余人次,多次解决山区老年人看病交通不便的问题。推行“家医+网格”服务模式,借助村社干部优势,成立138个家庭医生团队,二级以上医院专家下沉帮扶119名,今年以来开展上门服务1482人次。
(三)加强养老服务“三支队伍”建设。2024年,衢江区民政局会同区委人才办、区人社局、区总工会举办衢江区“青年衢江·浙里康养”养老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共培育出养老护理员184名,其中技师级养老护理员3名,三级养老护理员181名,进一步补足我区养老护理员人才队伍力量,截至目前,全区持证养老护理员1243人,其中高级养老护理员147人,占比11.83% ;鼓励非财政供养的护士,社会工作者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目前,衢江区康仁护理院12名护士在岗,衢江区失能照护中心5名护士在岗从事养老照护、医疗康复等工作。
二、下步计划
一是加大共富搬迁力度。聚焦城镇化、强村富民、民生改善等核心问题推进“共富大搬迁”行动实施。将山区零散居住的空巢、独居、孤寡、高龄等老年人集聚起来,在部分安置小区配套实施养老设施提升工程,面向老年搬迁对象房屋进行适老化改造提升,方便老年人生活。在有条件的安置点建设老年幸福食堂及居家养老(照料)服务中心,让搬迁老人高质量享受“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从根本上解决偏远山区农村空巢、独居、孤寡、高龄等老年人助餐配送餐等养老服务成本高问题。
二是打造公共服务样板。结合区资规局公共服务样板打造,区民政局选定缪家小区二期14栋60m2的70套小户型住房为衢江区有产权式养老公寓试点,针对在共富大搬迁对象中60周岁以上有意向入住有产权式养老公寓的,对其居住环境进行适老化改造,对小区环境关键地点进行亮化、无障碍改造;同时,在14栋1层设置配套养老服务用房244m2,要求配备2名及以上服务人员,建立一支志愿服务队伍,以缪家小区二期为中心点,将养老服务范围覆盖缪家小区一、三、四期。形成试点经验后,在全区集聚点、迁建点进行推广,加强老龄人口集聚效应。
三是继续推动医养结合工作落到实处。鼓励目前在运营的7个养老机构与属地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合作机制,建立动态巡诊和定期体检制度,同时,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走深走实,目前全区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共有3家,待衢江区社会福利中心建成交付使用后,城区范围内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可形成全覆盖,辐射城区街道老人;2024年,衢江区长期护理险已列入“公共服务七优享-老有康养”年度任务,预计至2024年年底,全区新增长期护理险保险人数12.88万人次,区民政将积极对接区医保局,扎实推进长期护理险覆盖工作。通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康养联合体、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建设、长期护理险覆盖等工作进一步补足我区居家养老短板。
四是进一步加强衢江区养老服务“三支队伍人才”建设。2024年,除新增持证养老护理员184名外,区民政局将继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结合衢州市民生“夯基工程”,对接区人社局,预计到2024年11月底,完成新增1000名家庭照护者培训工作;结合青年衢江建设工作,鼓励卫生机构非财政供养人员挂联养老机构,兼职机构养老护理员,提高薪资待遇,同时,下半年将出台衢江区养老护理员岗位津贴制度,最高可达500元/人·月,进一步提高我区养老从业人员薪资待遇。
联系人:周小明 联系电话:3838773
衢州市衢江区民政局
2024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