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建议提案 > 政协提案
衢州市衢江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区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第087号提案答复的函
发布日期:2024-12-06 15:11 信息来源:区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蓝建芳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由区政府办公室和区政协提案委交办的第087号《关于高质量发展衢陈皮产业 推动柑橘产业增产增收的提案》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衢陈皮的主要原料为椪柑、衢桔,其药用历史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间。2018年,衢陈皮成功入选“衢六味”道地药材名单(衢枳壳、白及、陈皮、猴头菇、白花蛇舌草、黄精)。近年来,我区年产陈皮稳定在2500余吨,占全市总量的50%左右,折合消耗椪柑鲜果2.5万吨,占全区椪柑总量的38.46%。针对我区衢陈皮产业发展,我们重点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培育药用橘园。衢江区柑橘80%分布在丘陵山地红黄壤上,有机质积累不足,普遍的酸、粘、瘦易于造成品种退化。特别是十多年来柑橘售价低迷,前景渺茫,大大挫伤了橘农生产积极性。根据衢江区果园土壤板结、活性差、有机质含量低,部分地区失管严重等关键问题,在大量土壤调查基础上,系统集成生物强化技术,进行腐殖化改土、土传病害防治、土壤盐渍化改良等,配套标准水肥管理,再造健康土壤生物多样性系统。在柑橘主产乡镇主产村,建设药用橘园示范基地,对土壤、水肥一体化管理进行改造提升,打造优质药用橘园培育示范区。

二、规范标准生产。柑橘黄龙病是柑橘的不治之症,给广大橘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柑桔主产区形势严峻,目前已扩散至台州、丽水、金华等地。但由于我区切实加强了植物检疫,严防死守,目前尚无柑橘黄龙病。为保证陈皮质量,我们参与制定了衢州市地方标准《衢州陈皮生产技术规范》(DB 3308/T 145—2024),规定了衢陈皮的术语与定义、产地环境、栽培管理、采收、产地加工、标志与包装、运输、档案管理等要求,适用于衢陈皮栽培与产地加工,确保陈皮生产有标可依,产品有标可检。

三、建设溯源体系。建设全过程溯源体系和标准体系,实现道地药材产地生产加工仓储一体化、透明溯源,打造高品质、高价值陈皮。衢陈皮种植基地产地仓聚焦道地药材产区,从源头控制,并搭建生产全过程溯源体系,为实现中药从原产地到最终患者的全流程质控追溯奠定基础。建立“衢江农产品追溯”微信公众服务平台,打造衢江放心农产品名片。

四、提升品牌内涵。按照药用标准要求,加强对衢陈皮源头品种栽培管理、保鲜分级、初加工及陈化储藏等方面标准化技术研究,建设优质衢陈皮品牌平台,加强衢陈皮品牌宣传和策划管理,充分利用传统媒体、流媒体、自媒体等新旧媒体平台,通过品牌推荐会、展示会、体验会等会议平台,举办中药材展示展销、药膳比赛等大型活动,宣传推介衢陈皮。加大对衢陈皮功能价值、文化价值的宣传力度,凸显衢陈皮的品牌价值,扩大衢陈皮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谋划陈皮项目。与浙江中医药大学、扁鹊集团、嘉道资本等单位合作,积极谋划衢陈皮产业项目。为促进双方合作共赢,区分管农业的副区长带领相关人员赴江西扁鹊集团现场考察交流,与嘉道资本、扁鹊集团和浙江中医药大学团队联合召开了衢江区陈皮产业项目落地商讨会。此外,针对此项工作,还进行了多次会商、调研与座谈,就优质“衢陈皮”产业运营平台搭建、万亩优质药用果园建设、以“衢陈皮”为代表的“衢六味”品种产地仓打造以及“衢陈皮”产业标准化体系、研发加工体系和“衢陈皮”品牌体系构建等主要合作内容方面达成初步战略合作框架。

下一步,计划成立衢江区陈皮产业发展工作专班,与浙江中医药大学等科研院所和相关药企合作,探索“公司+规模主体+基地+农户”的合作模式,建立集种植、加工、仓储、销售、标准建设为一体的衢陈皮产业科技运营平台(公司);在柑桔主产乡镇建设衢陈皮品种产地仓,用于陈皮陈化和产品代存放,内设加工厂房、共享车间、仓储体系、研发中心;搭建生产全过程溯源体系,为实现中药从原产地到最终患者的全流程质控追溯奠定基础;与果汁生产企业对接,消化柑桔果肉,形成大果鲜销、中小果深加工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助力构建中药材交易的数字化服务体系,形成全流程质量控制、生产成本标准化核算、保险护航和金融赋能、第三方认证监督的业务生态,促进衢江区陈皮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感谢你对衢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建言献策,促进衢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衢州市衢江区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19日

(联系人:舒志敏,联系电话:0570-8753786)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