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330803-032/2024-72492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
发布机构: 区农业农村局 发文日期: 2024-12-0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衢州市衢江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区人大十六届三次会议第21号议案答复的函
时间:2024-12-06 15:06 来源:区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杨红卫(等10位)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进莲花省级现代农业园区转型升级的议案》收悉,现就议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莲花现代农业园区创建于2007年,核心区面积9.96平方公里。园区钢架连栋大棚面积突破2700亩,累计投入建设资金超过5亿元。园区先后评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综合区)、省级台湾农民创业园、省级生态农业示范区、省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省级标杆性现代农业园区(综合区)、省农科院科研对接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盛世莲花休闲农业观光园)。后因大棚房整治政策,拆除大部分旅游配套设施和休闲娱乐项目,导致旅游功能大部分丧失。2019年,AAAA级旅游景区被摘牌。园区内有现代宝岛农业、龙海蔬菜、二师兄果园、一加一葡萄园、浩盛果园、老爸果园、梦幻谷蓝莓庄园、兴莲果蔬、耘仓农业等23家主体入驻,以葡萄、草莓、火龙果、蔬菜等果蔬为主导产业,“莲花十二品”声名在外。共有区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家,其中省级1家(宁莲牧业)、市级2家(鸿源农业、宝岛农业)、区级4家(一加一、二师兄、天泽农业和方园农业)。

二、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莲花现代农业园区作为衢江区传统农业转型提升的样板区,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产业模式单一、主体规模小、融资压力大、用地配套难、人才缺口大等问题。

(一)产业模式单一。虽然现在园区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初具规模,但受小农化思想影响,园区仍以生产种植为主,没有正规的加工企业,也无专门收购部门,农产品开发缺乏有效联结,产品创新和市场开拓能力不强,功能拓展不够,融合发展不深,缺乏核心竞争力。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且层次低,农产品销售以游客采摘、农批市场等为主,电商直播、社交媒体宣传销售等盈利空间大的销售模式没有建立起来。

(二)主体规模小。前面说园区有7家农业龙头企业,其实真正园区内只有5家企业,宁莲牧业为生猪养殖企业,方园农业现在处于资格保留状态,其余5家主体除了二师兄、鸿源农业运营情况稍好点,其他几家都处于高负债率状态,融资相当困难,有的甚至土地租金都支付不出来,造成农民上访,影响社会稳定。

(三)融资压力大。受到大棚房整治影响,大多数主体是在农业投资火热时进入的,还没有获得发展壮大,市场就陷入了低谷,致使发展不起来。园区主体债务压力大,融资难,经统计,当前园区一半多主体都有数百万负债。

(四)用地配套难。大棚房整治后,园区旅游接待功能削弱,特色旅游项目没有发展空间。当前,用地指标紧缺,加工、农旅、文创等设施缺少建设指标,配套设施建设用地指标争取难。

(五)人才缺口大。人才是企业发展最核心的要素,各农业园区在管理、科研、营销等各个环节和领域都需要优秀的人才作保障,当前园区人才欠缺极大地制约了园区发展。

三、发展基础及契机

(一)园区农业产业化规模大,基础设施完备,钢架连栋大棚等设施农业面积大。作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强镇,经过多年发展,“莲花十二品”盛名在外。生态环境良好,劳动力资源充足,农业配套服务体系完善,农旅融合有基础,政策和投资环境较好。

(二)近年来,以莲花现代农业园,涧峰、五坦、西山下三村以及芝溪所涉的8平方公里范围为核心区,开启了莲花镇未来乡村建设。越来越多民宿、观光体验农场、农家特色餐厅等相继开业。

(三)未来,随着莲花高铁站开通、莲花新机场搬迁、未来5年将有2000余人搬迁至莲花集镇。当前莲花正在实施乡村共富产业项目等一批项目。

(四)莲花镇农产品保鲜、仓储、分拣中心项目已建成,有利于农产品冷藏保鲜,延时销售。

四、下一步发展思路

(一)产业发展

1.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仍然坚持“农旅融合、休闲农业园区”的定位,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科普农业等。品种选择上,应呈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模式,结合园区多年发展情况,选择和培育适宜且效益较高的品种。整体来看,当前园区草莓、蓝莓、小香薯、小番茄、红心猕猴桃、火龙果、阳光玫瑰等种养品种效益较佳。

2.适度规模、有序发展。合理控制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的规模,对新招引入驻的主体,应控制其流转用地规模,以50-100亩左右为宜,防止因“贪大求洋”拖垮业主。从目前经营来看,园区规模大的主体盈利能力非常差,规模适中的主体盈利较好,如二师兄112亩、浩盛家庭农场75亩、耘仓农业50亩,馨嘉悦30亩等。

3.多种发展方式,盘活低产低效园。

对发展规模较大且经营不好的项目,应通过招引新业主、反租倒包、返田于民等方式予以盘活。当前园区已有部分主体通过反租倒包等模式自救。对经营不善且有意向被收储的主体,由国资公司牵头将其大棚进行收储、标准化提升,之后再面向主体出租,实现园区农业主体轻资产运营目标,减轻主体资金压力。

4.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促进二产发展。当前种养产业已形成较好的基础,但是二产极其薄弱。下一步,应依托已经建成的莲花镇农产品保鲜、仓储、分拣中心项目,引进经济实力强的主体进驻园区,着重加强二产、三产的发展,引进大型加工、配送、销售等企业,提升农产品加工率和附加值。

5.科技赋能,发展现代农业。通过引进新技术,推动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如智能化种植、数字化养殖等。例如饶胜男的耘仓农业以数字农业为亮点,周年化种植树莓、玫瑰等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具有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宝岛农业的红薯加工规模虽然不大,盈利却不少,平均每斤红薯干的价格达到20元左右。针对当前小香薯连年种植导致品种退化、品质下降等问题,下一步应加强小香薯科学育苗。

6.转变财政资金使用方向,加强主体培育和扶持。

政府全额投资并经营的项目往往效益较差,如西山下村的五色莲塘,政府承包后人流反而下降严重。应转变财政资金使用方向,从大包大揽投资转向对主体积极性的激发上。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民间资本的引入,充分撬动市场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树立“谁先发展产业就支持谁,谁发展好就支持谁”的财政支持导向,结合“3+X”农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提高产业带动能力。加强与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的对接,设计实用可行的信贷产品,帮助园区主体实现抵押贷款。

7.加强市场开发,拓宽高收益销售渠道。建议园区管委会组建销售团队,加强开发新的市场渠道,如电商、直播、社交媒体、农村淘宝等,提高农产品的销售额和品牌知名度。设计发放“莲花十二品”果蔬券,过年过节在各单位进行推广,兑换当季果蔬,帮助农产品销售。

(二)农旅融合

1.园村一体、产村融合,破解用地难题:利用莲花未来社区拆出来的建设用地指标,借鉴灿聪农场租用村庄闲置房屋发展餐饮模式,创新田间餐桌、稻田餐厅等模式,解决休闲农业接待设施用房需求。

2.创新发展新模式,注重特质化经营。灿聪农场通过“萌宠乐园”“生态餐饮”“水果采摘”等多项目连同经营,成为园区“网红打卡地”。应以市场为导向,引进新型经营主体,引领现代农业园区发展。

3.环园小火车,串联各景点。开辟环园小火车项目,设立葡萄采摘、火龙果采摘、桃子采摘、玫瑰参观、生态餐厅、五色莲池、西山下民宿村、涧峰古村、五坦戏水等站点。小火车全天循环在园区环绕。游客将车子停在接待中心门口后,可通过购置小火车票,放心畅游整个园区。

最后,衷心感谢你们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关注,并希望今后继续得到你们一如既往的关心和支持!


衢州市衢江区农业农村局

2024年7月19日

     (联系人:吴晓斌,联系电话:0570-8753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