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了新一轮浙江省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名单。衢州市衢江区文化馆光荣上榜,成功创建“浙江省文明单位”。
一直以来,衢江区文化馆将创建文明单位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专注文化服务,弘扬文明新风,2010年评为衢州市文明单位、2012年评为十佳文化工作单位、2018年评为衢州市文化志愿服务先进单位、2019年评为衢江区优秀志愿服务站、2021年获评国家一级文化馆。充分显现了创建活动的积极效应。
一、弘扬文化主旋律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文化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积极开展系列文化服务活动。近年来,衢江区文化馆年开展文艺活动不低于600场次,其中,以文明新风尚为主题开展系列志愿服务送文化进社区、礼堂、部队等活动近500场。大力开展全民艺术普及培训,每年开设春季、秋季及暑期公益培训,以点单的方式把培训送进乡镇村、企业、部队和校园。志愿服务不少于40个培训班,1000场次培训、讲座。2023年在商场、街区、公园、景区等点位开展文艺赋美志愿服务演出1650场,用文艺积蓄生活诗意,生动展现“有礼衢江”的无限魅力。
二、发出衢江好声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立足衢江实际开展文艺创新,生动活泼地展现衢江人民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作打造“衢江元素”文艺精品,弘扬最美精神。
以“医者仁心、衢江美娣”为主题创作的舞台情景剧《大山的女儿》参加衢州市道德模范暨第十一届“最美衢州人”年度人物颁奖典礼。
以民宿共富为题材创作西安高腔婺剧小戏《云中杜鹃》在浙江省第十一届群众戏曲小戏大赛中荣获金奖,并在第四届“华东六省一市现代地方小戏大赛”和第十三届全国小戏小品曲艺大展中斩获大奖。
以改革先锋谢高华担当精神为题材,创作曲艺婺剧坐唱《独轮车》,参加浙江省第十一届群众曲艺大赛银奖。
以衢江早餐奶奶为原型创作小品《阿婆的早餐店》参加浙江省第三十届戏剧小品大赛获银奖。
以“牛头湾”搬迁事迹为题材创作婺剧小戏《翠花鸡》参加浙江省新农村建设题材小戏会演;受邀参加“中华颂”全国戏曲邀请展获组织奖、优秀剧目等7个大奖。
编创衢江非遗舞蹈《谷雨》和《新席》受邀参加全国“四季村晚”之冬季“村晚”主会场活动演出。舞蹈《桂花香 饼儿甜》参加浙江省首届农村文化礼堂“我们的村舞”荣获银奖。
以衢江美食为题材创作歌曲《寻味衢江》短视频荣登浙江文旅抖音号。
以新衢州人创业发展为题材创作歌曲《新姑爷》参加浙江省第二十届群众音乐大赛获银奖。
以西周文化为题材创作歌曲《问古》获浙江省第二届流行歌曲大赛金奖及参加长三角第二届流行歌曲大赛银奖,2023荣幸受省委宣传部邀请赴杭州蝴蝶剧场参加”之江颂“浙江原创作品交响音乐会及亮相浙江省人民大会堂展演。
三、传递文明正能量
号召全体干部积极践行衢州市市民公约,讲文明、树新风,主动投入社会公益和志愿服务活动,美术干部王鸿老师加入衢州蓝天救援队,多次参与应急救援行动;戏剧干部严丽娟老师加入衢江区绿洲红十字应急救援队,先后获得“模范队员”、五星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等称号,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
四、展示阵地新形象
持续推动基层文明文化阵地建设,通过完善基础设施、线上授课等多元方式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以文化的力量助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一是做好数字文化服务。建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数字文化馆,通过“E览衢江、衢江发布、衢江区文广旅体局”等公众号展示活动、赛事、培训等报名工作。
二是加强文明氛围营造。利用主题喷绘、宣传展板、公益广告、便携式展架等多种载体展示先进文化,聚焦先进事迹、倡导文明新风。
三是健全公共文化设施。进一步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特殊人群行动不便的问题,推动无障碍设施标准化建设,配备了必要无障碍设施及提供服务配套设施。
文明创建工作任重道远,未来,衢江区文化馆将持续深耕,积极进取,我们将继续做到文明创建与业务工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断传播文明健康理念,提升文明创建水平,为群众筑起新时代高品质文化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