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索引号: | 330803-016/2024-72778 | 组配分类: | 政协提案 |
---|---|---|---|
发布机构: | 区文广旅体局 | 发文日期: | 2024-06-2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蓝建芳等委员:
你们在区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由区政府办公室和区政协提案委交办的《关于加快“运动之城”建设助力“青年衢江”打造的建议》第089号提案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你们对我区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
一、筑牢公共体育服务基石
(一)强化体育设施建设,夯实群众健身基础
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中,我们着力加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确保百姓健身房、多功能运动场、笼式足球场等基层体育场地高标准建设。同时,加速推进500座位游泳馆、5000座位体育场和浙西青少年综合球类训练基地等场馆的硬件设施建设,这些场馆在保障省十八运参赛项目日常训练及赛事举办的同时,也将为市民提供优质的健身环境。
(二)丰富群众体育赛事,激发全民健身热情
我们积极举办全区干部职工运动会、乒乓球比赛、羽毛球比赛、篮球联赛等群众喜爱的体育赛事,并大力支持中小学生常态化开展体育运动,如推进围棋进校园等特色文体活动,推动中小学体育项目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同时,我们强化体育社团协会管理,发挥其在赛事筹备、裁判培养、全民健身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进一步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全民健身品牌项目。
(三)引进高端体育赛事,提升城市体育影响力
我们积极对接国家体育总局、省体育局等权威机构,引进高端体育赛事,以连续举办中国户外极限运动公开赛总决赛为契机,全力打造户外极限运动之都品牌,努力争创极限运动小镇,进一步提升城市体育的国际影响力。
二、优化竞技体育战略布局
(一)培育本土品牌赛事,提升国际竞争力
我们聚焦赛艇、攀岩、电竞等具有潜力的体育项目,精心打造国际性、全国性、全省性体育品牌赛事。未来,我们将继续坚持高标准办好两头洞中外野攀红点赛、衢江半程马拉松赛等赛事,努力提升本土赛事的国际竞争力。
(二)组建高水平运动队,瞄准国际赛场
我们全力谋划组建高水平省级运动队,与省体育局共建手球等项目的省级运动队。以“立足全运,瞄准奥运”为办队目标,整合省市资源,扩大训练规模,提高竞技水平,全力打造在国内外赛场上摘金夺银的省级强队。同时,我们也在积极谋划帆船帆板等项目的共建队伍,以新设项目风筝帆板为核心组建参赛团队,力争在全国、世界的高水平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
(三)构建竞技体育训练体系,厚植人才储备
我们积极开展篮球、足球、田径等优势项目的训练工作,加快推进区体校建设,确保各项目训练场地的完善。同时,我们还将办好四省边际城市青少年排球精英赛等省市级青少年赛事,努力创评市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等荣誉称号。此外,我们还将加强高水平教练员和省队退役运动员的引进安置工作,为竞技体育人才储备提供有力保障。
三、多维提升体育产业规模
(一)繁荣传统体育产业,夯实基础力量
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我们积极加快全省体育现代化区的创建步伐,全面推进浙西青少年球类训练基地、八公里铁路沿线运动长廊等重大项目的建设,为青少年和广大体育爱好者提供更为丰富的运动选择。同时,我们全面开放“三馆一中心”,加快“一场两馆”的建设步伐,确保体育设施与群众需求紧密对接。衢江区水上运动中心作为重点项目,项目方案已经得到区主要领导的肯定,预计将于7月前投入使用,成为展示衢江体育风采的新名片。
(二)扶持各类新型产业,激发发展活力
我们积极推动体育产业与休闲、旅游、文化、健康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形成体旅融合、城乡互动的“体育+”发展新格局。在体医融合方面,我区计划将市民体质测试项目正式纳入居民医疗体检,年就诊人数超过5万人次,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居民的健康水平,也促进了运动康复产业的蓬勃发展。在文体融合方面,我们将拔河文化作为推动文化衢江建设的重要内容,组建衢江拔河队,扩大青年衢江·咱们乡村有力量拔河赛的影响力,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也为乡村文旅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扩大体育产业规模,引领高质量发展
体育产业作为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与水平直接关系着国民的健康水平和国家的综合实力。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努力扩大体育产业规模,提升体育产业的整体水平。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投入、市场培育等多种手段,我们推动体育产业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发展。同时,我们加强与国际、国内先进地区的交流合作,引进先进理念、技术和人才,为体育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体育产业将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福祉和国家的繁荣富强作出更大的贡献。
联系人:徐恺威 联系电话:19817189841
衢州市衢江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年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