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规划计划 > 计划总结
索引号: 330803-083/2025-0039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公开日期: 2025-02-08
发布单位: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有效性:
统一编号:
  • 信息索引号:

    330803-083/2025-00391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文号:

  • 公开日期:

    2025-02-08

  • 发布单位: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 有效性:

  • 统一编号:

衢州市衢江区市场监管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5-02-08 14:55 信息来源:区市场监管局 浏览次数:

2024年,区市场监管局认真贯彻省、市局的工作部署要求,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实施“五大行动”和助企惠民“十件实事”,努力为持续深化“五城”建设,奋力打造“青年衢江”扛起市监担当。全年获省文明单位、省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工作先进集体等省级以上荣誉8项,省市领导批示肯定9次,新华网、中国市场监管报、浙江卫视、浙江日报等省级以上媒体关注报道30余次,实现浙江省市场监管系统考核“五年连优”。

一、2024年特色亮点工作

(一)聚焦助企惠民,高质量推进共同富裕。一是市场主体稳中有进,2024年全区新增市场主体5878家,共有各类市场主体4.75万户,同比增长4.85%。二是民生实事高效完成,高质量完成建设中小学“示范食堂”7家,放心农贸市场3家,阳光小作坊44家,养老助餐机构“阳光厨房”12家。承办全省首场“百姓点检”现场活动,为群众提供免费“百姓点检”快检服务共1000余批次。三是消费环境显著改善,2024年共受理投诉举报2787件(其中投诉2241件,举报546件),涉及争议金额169.23万元,挽回消费者损失金额98.53万元。四是平台经济发展增效,2024年,培育省级“绿色直播间”3个,全区平台企业的营业收入达36.0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4.19%。成立全市首个“骑士学院·暖心驿站”,打造“骑手友好”城区。

(二)聚焦改革创新,高标准助推质量强区。一是稳步推进质量提升,在全省质量月启动仪式上作为唯一县级局作经验交流。推动三叶青中药产业创新发展,建成全省首批中药材GAP监督实施示范基地。二是深入推进标准化建设,衢江区“中小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标准试点”入选全省标准国际化成果。衢江区首个国家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通过验收。标准兴农助推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列入全省探索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路径建设案例,获浙江日报专题点赞。实施“两新”标准提升行动,“以标准提升助推厨具领域换新升级”入选全省“两新”标准提升案例(衢州唯一)。三是强化品牌强区战略,新增品字标浙江制造产品5个,衢州刘家香山茶油成功入选“品字标浙江农产”品牌名单。四是深化知识产权增值化改革,2024年获知识产权领域省级试点3项,承办全省知识产权司法与行政协同保护活动,与杭师大合作推进“6+X”知识产权增值化服务,顺利完成的企业知识产权画像工作,兑现知识产权奖励资金507万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02%,位列全市第一。浙江(衢江)通用高分子产业知识产权联盟通过省级备案。

(三)聚焦平安建设,高质效开展监管执法。一是法治监管全面推进,开展电子计价秤、涉老产品等领域消费乱象整治,2024年共查处各类案件667件,同比增长36.12%。二是信用监管一体赋能。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提质增效,省“3+10”重点指标中协同高效监管执法率,2024年无扣分,处全省第一方阵。三是“四大安全”严守底线。在全市率先推进菜篮子安全守护“四改融合”,在全市率先完成住宅电梯物联智控系统(含阻入系统)安装任务,全省首创电动自行车经销企业质量安全信息公示制度。推动三叶青种植基地全省首批通过中药材GAP延伸检查。

三、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区市场监管局初步工作思路是:进一步强化争先创优意识,以争取省、市局年度工作考核优秀、区委区政府考核优秀为总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聚焦到省委提出的“一个首要任务、三个主攻方向、两个根本”上来,紧扣省局“八个方面”重点工作部署,把牢“四个角色”定位,坚持“整体市监”理念,强化“双向直达”“对标攀高”等工作机制,围绕服务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精准发力、改革创新、狠抓落实,为衢江深化“五城建设”,奋力打造“青年衢江”做出更大贡献。

(一)对标落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的要求,着力构建质量、标准、品牌、知产“四位一体”工作体系,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开展质量提升攻坚行动。开展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特种纸等产业链质量攻坚问诊,提升短剧、电竞、体育赛事等青年衢江三产服务业发展质量。二是开展标准引领攻坚行动。培育谋划申报一批国家级、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编制重点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加大标准总师培育力度,鼓励企业争当标准“领跑者”。三是开展品牌赋能攻坚行动。探索“区域+城市+产业”三级品牌发展模式,打造“衢州有礼 青年衢江”城市品牌培育体系。四是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攻坚行动。深化与国家知识产权出版社等合作,打造衢江知识产权全链条增值化服务品牌。深化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保护,加强“西周姑蔑文化”“皇朝墩”遗址等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

(二)对标落实“牢牢把握缩小‘三大差距’这一主攻方向”的要求,在助力乡村产业、个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发挥职能优势,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出新成果。一是全力助推三农发展。完善区域农业标准体系,制定实施“清水鱼”“跑步鸡”等种养殖标准。加大“衢江陈皮、双桥粉干”等产品地理标志培育力度,争取“杜泽茭白”信用赋能产业发展省级试点。谋划衢陈皮中药饮片加工项目和浙江省陈皮质量检验中心建设。二是全力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创建衢江区个体工商户学院,培育一批“衢江了不起的小店”。加强高素养个体劳动者队伍建设,推进“绿色直播间”创建,深化衢江区“骑士学院·暖心驿站”建设。三是全力增进民生优享供给。高标准、高质量办好各级民生实事项目。擦亮“百姓点检”服务惠民名片,开展进社区、进学校、进田间、进市场等系列活动。

(三)对标落实“牢牢把握改革创新这一根本动力”的要求,承接好省、市市场监管领域的重大改革试点项目和区委区政府改革任务要求,推进“1+10+N”的重点改革。

“1”:1项牵一发动全身的改革,即构建区级市场监管现代化支撑体系。重点是为基层所减负,推进基层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以建设新时代“枫桥式”基层市场监管所为目标,强化基础保障、机构配置、力量整合,规范内部管理、提升履职能力,夯实基层最小单元市场监管工作基础。

“10”:10项重点改革清单。一是深化公平竞争审查改革,加强审查机构力量建设,提高审查业务能力,争取省级公平竞争审查改革试点。二是深化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改革,实施标准化+行动,创新标准化工作机制载体,提高标准化项目谋划储备能力。三是深化食品安全风险治理集成改革,以新农都农批市场为重点,深化四改融合,建立风险监测、分级分类、协同处置、闭环追溯的风险管控体系。四是深化知识产权增值化服务改革,构建知识产权全链条服务体系,打造为企业、产业量身定做的知识产权体检服务。五是深化现代化消费纠纷综合治理改革,强化区消保委建设,加强不正当牟利投诉举报行为处置机制建设。六是深化经营主体全链条信用赋能体系改革,加强行业信用监管体系建设,积极争取全省信用赋能改革试点。七是深化“企业码”集成式增值服务改革,推进电子营业执照在线使用,打造“企业码”应用链。八是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提升商事登记、经营主体退出便捷度。九是深化电梯安全治理机制改革,强化电梯阻梯系统数据分析运用、动态监测预警,建立电梯维保单位分级分类管理制度。十是深化舆情监测与应急处置机制改革,实现动态舆情监测、风险精准研判、快速精准报送、及时闭环处置机制。

“N”:是N项其他改革任务,包括省、市局其他改革事项、区委涉及市场监管牵头的4项改革事项。

(四)对标落实“牢牢把握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这一根本目的”的要求,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市场监管领域问题,健全风险管控机制,深入推进平安市监、法治市监建设,全力保障市场监管领域安全。一是坚持执法为民理念,加强民生领域执法。强化医疗、教育、殡葬、食住行游购娱等重点领域民生价格监管和违法案件查办。二是坚持消费护民理念,打造放心消费环境。持续深化“放心消费在浙江”行动,聚焦衢江东方、银泰、特色街区、乡村旅游等区域,打造青年衢江放心消费单元。三是坚持安全为本理念,守牢安全监管底线。提升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能力、深化药械化全生命周期智慧监管、加大特种设备安全排查治理、强化重点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健全快速有效的舆情处置机制。

(五)对标工作短板问题,抓好重点工作提升。一是提升市监助企服务能力。建立局领导、科、所联系区重点项目的服务工作机制、服务清单。探索从项目招商到投产的全过程跟踪服务模式,争取招引落地1个亿元以上项目。二是提升公平竞争审查能力。加强公平竞争审查机构、队伍、机制建设,出台《衢江区公平竞争审查操作指引》,争取省级公平竞争审查试点。三是提升干部队伍综合素质。做好干部监督管理、培育关爱工作,提升干部队伍素养。全力推动“小个专网”党建工作提质扩面,争取“小个专网”党建全省示范。

编辑:(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