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衢江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紧扣“持续深化‘五城’建设,奋力打造‘青年衢江’”奋斗目标,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努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一、2024年工作情况
(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思想引领、学习在先”,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法治政府建设。一是积极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八进”活动。出台《2024年衢江区深入推进习近平法治思想“八进”工作方案》,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政府常务会的必学内容,全年组织各类专题学法116场次。二是压紧压实法治建设责任。区政府主要领导自觉扛起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组织召开政府常务会、府院联席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按照《衢江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要求,开展专题述法、任前考法等活动,有效提升领导干部法治意识。三是完善法治督察机制。健全法治督察与党委巡察协作配合机制,将法治建设10个方面的31项重点任务纳入区委巡察内容,发现并移交法治建设方面的问题线索18条。
(二)不断提升政府依法履职能力。持续推动法治思维、法治理念贯穿行政行为全过程,努力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一是严格履行重大决策程序。深化区乡两级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化管理,全区46个单位共51件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均向社会公布,合法性审查率、集体讨论率均达100%。二是扎实推进合法性审查。出台《衢江区合法性审查分层流转程序指引》,完善“乡镇初审、中心协审、部门联审”联动审查机制,相关经验做法入选全国市县法治建设案例。三是持续加快“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优化综合行政执法赋权,完成9个赋权乡镇(街道)执法事项调整。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执法检查,实现线下、线上检查协同高效,掌上执法率、案件移交响应率、违法线索按时处置率均达100%。
(三)持续优化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对标一流抓“一号改革工程”落地见效。一是构建涉企法治服务平台。紧扣“增值式”服务要求,推进营商法治服务专区和法治驿站建设,集成纠纷调解、行政复议、法律援助等法治服务,实现企业法治需求“一站服务”。二是推进重点产业合规建设。围绕能源电子等重点产业,制定合规指引1部,成功纳入省级重点产业合规指引目录,培训相关行业从业人员300余人。三是强化涉企权益保护。加强专业市场知识产权纠纷专项治理,建立行政执法监督企业联系点、监督员制度,拓宽涉企行政执法监督渠道,实现涉企行政许可类的处罚、复议、诉讼案件“零发生”。
(四)有序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坚持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小、行政争议化解在前,统筹各类资源合力推进多元纠纷调处。一是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健全“民情直通车”“日清日结”“调解回访”等工作机制,打造“6070”矛盾纠纷调处团,强化专职调解员培训管理,推动矛盾化解在基层。二是提升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探索打造行政复议“简案速审”模式,推进信访事项依法导入行政复议,通过“法医生”十步诊疗法做好隐患排查、前端预防,行政复议调撤率达50%以上。三是强化法律服务资源供给。通过集成法律顾问、法律明白人等多元力量,打造“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累计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4630余次,服务满意率达99.5%。四是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深入实施公民法治素养提升专项行动,持续推行“以案释法、以案普法、以案学法”法治宣传活动,全区开展各类法治宣传314余场,推送法治微电影、普法漫画、法治直播课等223期。
二、2025年工作安排
2024年,我区法治政府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如:基层依法行政能力有待提升,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力度有待加大。2025年,我区将聚焦法治政府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和短板弱项,努力建设更高水平法治政府,以法治力量保障助推全面深化改革的衢江实践。一是聚焦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常态化开展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法律知识考试、旁听庭审、习近平法治思想“八进”等活动,压紧压实级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二是聚焦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迭代升级重点产业发展法治风险防范体系建设,助力企业规范经营。深入实施行政执法质效提升三年行动,加强涉企专项执法监督。三是聚焦基层治理提能增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双清双促”工作要求,建立健全行政复议案件简案速审工作机制,推动各类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四是聚焦法治建设标志性成果打造。及时总结法治化营商环境、合法性审查、行政执法监督等领域典型案例、创新经验和亮点做法,全力争取各项试点落地衢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