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业农村部对全国粮食生产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我市作为浙江省受表彰的三个单位之一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集体。
近年来,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市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始终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
全力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在全面实施省财政规模种粮补贴的基础上,逐年增加市县两级财政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力度。2020年、2021年用于粮食生产的市县财政扶持资金分别为4445万元、5500万元,比2019年分别增加3130万元、4135元。强有力的扶持政策,大大提高了种粮大户的积极性。2020年我市获以全省第二名的成绩再获省粮安考核优秀市,2021年粮食播种面积与产量也呈双增态势,粮食播种面积134.3万亩,完成省定任务的100.4%,粮食产量11.07亿斤,完成省定任务的100.5%。
全力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摸清各地“十二五”以来已建高标准农田数量、质量、分布和利用状况,因地制宜抓好综合治理。突出粮食种植优势区,着力完善农田基础设施,提升耕地质量,持续改善粮食生产条件。充分发挥粮食生产功能区在粮食生产中的主导作用,深入开展粮食生产功能区提标改造。2019-2020年,全市完成12.3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提标改造,完成省下达任务的107.89%。扎实推进标准农田质量提升续建工作。2018-2020年,全市12.17万亩续建的标准农田由二等田提升至一等田,标准农田质量显著提升。
全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十三五”期间,我市先后创造了单季晚稻、连作晚稻、“早稻+再生稻”百亩示范方平均亩产、攻关田亩产多项“浙江农业之最”纪录。其中2017年我市“甬优12”单季晚稻百亩方平均亩产达1010.99公斤,在我省率先实现超级稻百亩示范方平均亩产突破1000公斤大关,时任省委书记车俊和省委副书记、省长袁家军分别作出重要批示予以肯定。2017~2019三年持续突破千公斤大关,其中2019年再创单季稻百亩方和攻关田农业之最,2021年“甬优7860”优质稻品种攻关田亩产1044.46公斤再次刷新该品种单产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