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局按照市局及区委、区政府2021年法治政府建设相关文件要求,积极开展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现将主要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法治工作主要开展情况
根据上级要求,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建设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主要领导杨超鹏切实履行好法治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将法治政府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不定期研究部署法治工作,坚决执行全面依法治国各项决策部署,切实落实好法治建设工作责任。
(一)全力提升土地要素保障能力
1、突出规划引领,抓规划编制和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积极开展衢江区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进一步优化城镇开发边界,为空港新城建设、衢江未来发展制定目标路径,为城乡建设等重要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完善缪家安置小区二期、大路章作业区二期、东方总部、28-1地块等项目的方案设计,完成上方镇、峡川镇、双桥乡、高家镇等乡镇的集镇范围内的集聚点方案。
2、突出用地保障,抓资源高效利用。一是抓好土地要素保障,完成S305省道衢江区松园至上田铺段改建工程、衢州港衢江港区大路章作业区二期工程等3个项目的用地报批工作,涉及用地总面积1383.31亩。二是抓好“十类地”综合处置工作,截至目前,已消化批而未供土地1657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506亩,处置闲置土地183亩,低效用地再开发180亩,其中批而未供、盘活存量、闲置土地处置均完成全年消化任务。三是抓好土地出让工作。截至目前,已出让地块19宗共616亩,其中居住用地5宗156亩,商业用地9宗250亩,工业用地5宗210亩。四是抓好土地指标调剂。截至目前,调剂补充耕地数量指标4000亩,取得指标调剂总价款24.2亿元。
3、突出耕地保护,抓全域土地整治。一是抓严抓实耕地保护工作。完成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与耕地资源质量分类工作,成果已上报省级审查;完成全区耕地“非农化”摸底调查工作,上报“非农化”违规占用耕地面积2463.01亩;开展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补足工作和恢复地类恢复耕地功能摸底调查工作,调查总面积12.87万亩。二是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2021年完成3个工程整体验收,扎实推进廿里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部试点工程,截至目前,工程中21个子项目已完成验收19个,总体进度90%;制定2021年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计划,初步谋划确定2个全域工程。
(二)积极推进规划管理和不动产登记工作
1、加强规划管理服务水平。共办理各类事项264件,其中审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37宗,选址意见书20宗,控制详细规划29份,出具规划条件29份,用地范围线45份,用地红线29份,完成“阳光公示”72份,完成工程项目竣工核实7宗;创新土地出让新模式,我区28-1地块作为首例附带城市设计导则的地块出让。
2、扎实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工作。一是推行商品房一件事改革。2021年5月25日起,与市中心同步升级系统实施商品房一件事改革。截至目前,通过商品房一件事端口完成办件371件。二是做好不动产登记和项目规划审批工作。截至目前,共按时完成不动产登记办件18081件,共受理、办结各类规划审批事项(一书三证)111件。三是深入推进综合测绘、“测验合一”改革。2021年城区完成的竣工项目已全面实现一家入库测绘单位完成房产测绘、竣工测绘、地籍测绘、绿化测绘。同时积极开展“测验合一”工作,目前为止,已有10个事项开展“测验合一”。
3、积极开展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工作。完成《衢江区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实施意见(试行)》及《衢江区宅基地及房屋租赁使用权登记办法》两个规范性文件起草和发布。完成特制证书的监制,进行宅基地及房屋租赁使用权登记系统模块建设。
(三)强化法治保障和监督检查
1、开展自然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一是推进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行动,共上报299起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完成40余起乱占耕地建房的拆除整治工作;开展卫片违法图斑拆除整治工作,已完成2021年度违法图斑拆除整治工作1个,监测土地面积3.8亩;严厉打击各类自然资源领域违法行为,查处各类自然资源领域违法案件14宗,收缴罚没款510012.4元。二是开展扫黑除恶常态化线索核查。截至目前,共收到区扫黑办移交的扫黑件4宗,已全部核查完毕。三是积极做好信访答复和隐患排查工作。我局在省统一政务平台共接收信访件248件,报结率达100%,12345热线:210件,来信28件(领导信箱9件),矛调中心来访76件。其中土地征收问题占3%,不动产登记办理问题占75%,破坏农田问题占4%,规划相关问题占13%,地质灾害问题占3%,矿产资源问题占2%。参加区矛调中心矛盾纠纷调解5次,接收涉稳风险管控工作信访交办单6份,区府办和区纪委交办7起,领导接访及区信访局交办6份,处理来信来访12起,成功处置因违法建设不能办理不动产证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发帖1起,开展主要风险隐患排查、涉众重大历史遗留问题排查、平安护航“建党百年”信访隐患问题大排查和网上舆情风险排查。
2、积极应对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一是行政复议。目前共收到行政复议案件4宗,市复议局作出行政复议决定3宗,尚有1宗正在审理中,参加复议听证2次。二是行政诉讼。收到行政诉讼11起,已作出判决10起,其中主动撤回2起,上年度未判决的3起,其中东港街道潘家垅村民事诉讼案,于8月30日开庭审理,目前尚未审判,还有2起责令交地(吴慧平、吴东平)未审判。
3、依法办理政府依申请公开答复。收到依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书24件,其中向市局申请12件,尚有2件正在办理中;向分局申请12件,尚有3件正在办理中。省厅政府信息公开向分局委托查询5件,已按规定全部进行了复函。
(四)做好依法行政工作
1、依法履职履责。一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1次,成功催回欣旺公司仲裁费8.9万元。组织听证2次,主要是高家季竹龙破坏耕地、非法采矿行政处罚一案。二是破产债权申报1次,主要是九九红玫瑰公司破产后,涉及我局的是项目开竣工延期造成的违约金的清算申报。三是法制审查,积极参加分局集体会审,认真做好行政处罚法制审查和区政府委托我局起草的两个规范性文件的法制审查,完成衢江区涉及我局起草的规范性文件部分条款存在违法或违反上位法规定的审查。
2、做好违法建筑确认工作。收到区执法局移送的违法建筑工作联系单16宗,作出违法建筑认定反馈意见15宗,还有1宗正在办理中。完成乡镇和区农业农村局农村村民违章建房认定和配合调查取证工作。
3、开展执法证换和“双随机、一公开”工作。一是完成全局77名符合行政执法人员的行政执法证申请和更换工作。二是认领市局下发的2021年双随机抽查事项12项,组织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监督检查。同时,开展监管事项认领共158项,并进行“掌上执法”140项。2021年,我局“双随机、一公开”和“掌上执法”任务均100%完成。
(五)开展“八五”普法法治宣传工作
1、开展“6.25”第31个全国土地日宣传活动。整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小知识,在莲花镇人民政府旁边摆摊开展宣传活动,活动中开展有奖知识竞答、回答群众咨询100余人次,发放小礼品200多份,发放最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读本300多本,保护耕地宣传册500多本,悬挂横幅7条。
2、开展测绘法宣传周活动。在局大楼内电子屏滚动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相关知识,走进新屋里社区和东方广场发放宣传小礼品,走进廿里中心小学,开展以“规范使用地图,一点都不能错”为主题的第18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宣传活动,讲授测绘、测量、绘图等基础测绘知识,并赠送地球仪等小礼品,提高广大群众和学生的国家版图意识和爱国热情。
3、开展“人防+智防”地灾宣传。一是强化科技支撑,提升监测预警能力。在全区推广安装“地灾智防”APP,依托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点、山区雨量监测站、无人机等技术设备开展精细化研判调查,构建多源数据驱动的地灾风险预测模式。二是全面摸排巡查,压实群测群防责任。联合乡镇、“进县驻乡”单位开展汛期地灾风险隐患大排查,6月15日-7月1日,累计出动巡查排查组530组1807人次,巡查排查2007点次,累计发布黄色预警8次、橙色预警3次,预警信息8900多条。三是部门协调联动,加强应急培训演练。召集气象、应急、水利等多部门开展联合联动预警会商、综合应急演练,邀请地灾专家到乡镇开展集中授课、实地讲解、现场互动等多形式培训,累计开展专家讲座8场,发放防灾宣传手册3000余份。
4、开展宪法周宣传活动。12月2日和区司法局等多个部门在衢江民法典公园摆摊开展宪法与自然资源宣传活动,活动中发放小礼品100多份,发放国家宪法、宪法与自然资源、生态文明等宣传册200多份,在局大楼电子屏播放《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 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等宣传标语。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依法行政存在的诸多难点。从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应复应诉、信访事项来看,涉及土地征收、权属登记和设施用地的审批案件较多,在土地征收上属地政府在处理土地征收矛盾纠纷上担当不足,宣传不够到位;土地权属登记主要是历史遗留问题较多,原来工作不规范造成了信访和诉讼;设施用地审批后监管是一个难点,尤其是审批事项下放到属地乡镇后,设施管理用房违法建设、突破项目用地范围、破坏耕地等引起的信访矛盾和违法行为会越来越突出。
2、法治建设的宣传培训还不够。从“一五”普法到“八五”普法,法治宣传教育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成效和社会反响,广大人民群众由过去不知法、不懂法转变成了学法、懂法、用法,法律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这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奠定了一定基础,但作为服务型政府的工作人员来说,依法履职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履职风险越来越大,对相关的法律法规条文掌握不透就很容易让单位成为被告,这就要求我们每年都要增加法律法规的培训和宣传教育频次,尤其要扩大受众面,让一线的工作人员掌握专业的法律法规知识。
三、明年工作思路
(一)继续做好用地保障
1、做好用地保障。有效整合各类指标,保障2022年建设用地供给;积极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土地整治项目实施,争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和省统筹垦造耕地奖励指标,助推重点项目顺利落地;根据供地计划,按时按需完成供地任务,完善“标准地”配套措施,优化出让程序。
2、深化耕地保护。加快推进万亩方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继续做好耕地保护补偿工作;根据“非农化”调查摸底情况,开展分类处置工作,根据国土空间规划要求配合做好永久基本农田的划定工作;强化动态监督,利用耕地卫片监督系统,掌握耕地变化情况、判断趋势、发现问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3、抓好“十类地”综合处置工作。加快消化“批而未供”土地,坚决清理“闲置低效”用地,严防新增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下大力度盘活利用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抓好增减挂钩,充分挖掘利用存量土地,大力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在确保完成考核任务的前提下,全力争取指标奖励。
(二)强化矿产资源管理工作
1、做好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完成《衢州市衢江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0-2025),完成全省矿业权登记信息数据核实清理工作,做好多个到期探矿权的延续、变更、保留、探转采等工作;谋划实施1-3个矿地综合利用项目,拟在峡川镇、横路各设一个集中供料基地,拟在上方镇设置1个石灰岩矿;统筹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清单中5座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和历史遗留矿山的核查、清理工作。
2、做好地灾防治工作。一是完成地质灾害调查监测工程。2022年至2025年完成上方镇、黄坛口乡、全旺镇1:2000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至2025年底,完成6个乡镇(太真乡、举村乡、杜泽镇、上方镇、黄坛口乡、全旺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评价。二是落实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工程。2022年至2025年,拟采用工程治理和避让搬迁等综合防治手段,核销现存地质灾害隐患,并采用即查即治手段消除新增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三是建立地质灾害数智管理体系。至2025年实现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一区一码”全过程管理,基本建成“人防+智防”相互融合和相互补充的监测网络。
(三)继续推进确权登记发证
1、扎实推进农房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将继续严格对照85%的工作目标,加快推进农房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确保今年年底前完成农房发证工作任务目标。做好农房资料整理完善、档案整理归档等工作,启动农房资料建档立卷、扫描建库工作,做好农房确权登记发证后半篇文章。
2、有序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一是全面推进林权登记。根据省厅和市局工作部署,做好林权存量数据质量提升工作,全面推进林权登记工作。二是制定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三年实施计划。2021年以千里岗省级自然保护区为试点开展确权登记工作;2022年稳步推进乌溪江湿地公园、上山溪、邵源水库、洋口林场的确权登记工作;2023年继续开展紫薇山国家森林公园、下山溪、工农兵水库等的确权登记工作。
3、深化“最多跑一次”、“一件事”等改革。一是持续做好商品房登记一件事改革工作。二是继续推进三权分置改革工作。三是进一步加强“多审合一、多证合一”改革工作,实现“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和划拨用地审批”并联办理。四是进一步推进“测验合一”改革工作,进一步完善流程,提高服务水平。
(四)严格依法行政和执法检查
1、继续做好扫黑除恶线索常态化核查。聚集自然资源行业领域突出问题和乱象,持续开展常态化排查,特别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保护、集体土地使用、违法行为查处,继续做好日常线索的核查处理和答复工作,完善台账资料,加强档案管理,提高核实能力。
2、继续做好信访答复和政府信息公开答复工作。一是建立完善信访办理制度。二是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办理业务流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省厅文件的要求,做到能公开的、应该公开的尽量公开、及时公开,减少依申请公开的频次。
3、做好行政复议(应诉)和违法建筑认定工作。一是密切科室合作,加强与律师沟通,特别是针对近年来土地征收和土地权属纠纷案件增多的现象,做好应复应诉案件分析研判。二是配合综合行政执法局开展违法建筑执法认定工作。三是根据需要,适时组织开展重大项目决策听证工作。
4、做好执法检查、业务指导和监督工作,继续开展土地例行督察、公平竞争规范性文件审查和执法案卷法制审查,配合做好执法处罚案卷审查,参加相关科室集体会审。
5、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工作。拟定年度随机抽查事项和抽查计划,落实“互联网+监管”改革的工作要求,推进“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作。
(五)加大自然资源和规划法律法规的宣传
落实好“八五”普法和法治政府相关宣传活动,多频次开展业务培训,扩大受众面,提高依法行政和服务水平。
衢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衢江分局
2021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