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信息公开目录 > 工作信息 > 行政执法
索引号: 330803-063/2023-0010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高家镇 成文日期: 2023-01-09
有效性: 文件编号:
规范性文件登记:
高家镇2022年行政执法工作情况报告
发布日期:2023-01-11 10:03 信息来源:高家镇 浏览次数:

2022年以来,高家镇高度重视行政执法工作,通过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强化执法人员培训,形成日常管理制度;加大对违规违法行为的打击查处力度,在拆违拆旧、建筑垃圾倾倒、野外用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有效规范了市场管理秩序,保障了群众合法权益,确保了辖区内各项重点工作的稳步推进,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建设

高家镇把行政执法工作作为事关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一把手工程来抓,及时调整充实了行政执法领导小组,完善了普法组织机构,具体日常事务落实了专人负责。制定行政执法方案,进一步明确了行政执法工作目标和任务。领导小组定期地专题研究行政执法工作,督促检查到位,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干部职工配合抓的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确保乡镇依法行政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

二、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干部队伍素质。今年以来,高家镇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工作人员参与执法证考试,做到应考尽考。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政治素质,加强对干部的法律、法规和政治理论学习,把学法、用法与依法行政,廉政勤政、精神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干部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学习《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民法典》等与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始终把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廉政建设放在首位。坚持政治教育,正确引导,经常开展思想教育工作,培养干部职工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严守纪律,乐于奉献的精神。

三、行政执法案件办理

2022年以乡镇为行政主体做出的行政执法案件情况如下:行政处罚案件24件:其中简易程序案件12件,一般程序案件12件:警告12件,罚款12件,没收违法所得12件,没收非法财物5件;重大处罚案件3件。

四、行政执法工作开展情况

(一)狠抓高频问题。针对偷倒建筑垃圾的行为,高家镇整合群众举报、网格员上报、执法队巡查、警情联动等常规渠道信息,建立多点触发执法机制,有效制止并处罚了多起建筑垃圾偷倒事件。针对野外用火行为,乡镇已安排网格员、村两委上门入户宣传“禁火令”,宣传发放《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告知书》,利用村内大小喇叭、LED屏幕滚动播放禁烧倡议宣传语,营造禁烧氛围。同时,乡镇也组织了值班组、巡查员、村级巡查员联合综合执法队员开展日常防火巡查工作,发现焚烧现象立即制止并进行劝导教育。

(二)护航二十大。各村明确村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指定1名联络员负责沟通联络,构建乡镇、村、网格三级高度集中统一的作战指挥体系。各班子“一日一碰头、一日一会商”,对出现的情况及时交流沟通,确保问题排查有汇总、隐患问题有交办、整改落实有反馈,形成工作闭环。严格按照区级要求严格落实护航党的二十大风险隐患日清日结制度,每日收集、汇总、上报辖区内信访问题、风险隐患、重点人员异动情况等12方面问题,全力确保问题及时解决、隐患及时整治、矛盾纠纷及时化解。一级响应以来排查的不稳定因素事件均按照日清日结的要求高效处置到位。对上级交办的问题,在落实整改责任人的基础上,要求问题不过夜,力求当日事当日毕。

五、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以及行政执法保障

高家镇每年聘请法律顾问,为乡镇行政复议、行政应诉、行政执法工作给与法律支撑,认真做好答辩举证工作。密切配合人民法院庭审工作。加大对行政复议和应诉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强相关法律知识和应诉技巧的培训。组织本机关行政执法人员旁听庭审,发挥典型案例的引导、规范、预防作用。

六、行政执法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严格执法,竭力解决问题

要加强对行政执法工作的研究和创新,积极探索执法方式方法,落实长效管理措施。积极组织执法力量,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流动摊贩、占道经营、非法加油等专项整治;及时制止铝合金加工噪音、餐饮油烟污染等扰民现象的发生;加大对违法用地、违章建筑、乱搭乱建等查处和打击力度,树立“源头管控”理念,切实把违法建设解决在萌芽状态,提高执法效能。

(二)建强队伍,提升素质

加大对乡镇综合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指导。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综合执法队伍的业务培训和指导,通过案例分析、“月培季考”等方式,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明确权责问题,清晰执法范围与执法力度。针对队伍现状,采用多种形式,加强执法人员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培训和考核,熟练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积累执法经验,提高业务素质。

(三)加强协调,积极联动

如遇有执法行为违规或程序失当,及时寻求区依法治区办或行业主管部门支持;经常听取检察机关行政检察监督意见或建议,提升执法案件质量;常态化对接上级司法局、法院和检察院,通过邀请授课、登门汇报等方式,梳理反复发生且易诱发行政诉讼的执法问题,形成具体有效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的执法指导意见。在调解方面再发力,引入法院、检察院及律师等专业力量,争取行政争议和行政诉讼的庭前和解与庭外化解,大幅压降行政诉讼案件败诉率。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