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梦涛委员:
您在区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提出、由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和区政府办公室交办的《关于加强廿里镇继洲社区“一老一小”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的建议》第128号议案悉。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23年,我区60周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约11.02万人,约占全区常住人口26.95%,18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约6.67万人。如何构建未成年人、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实现幼有所育、老有所养,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共同参与。
(一)注重谋划,推进衢江社会福利中心建设。该项目计划总投资1.6亿元,总建筑面积约 33000 ㎡,设置养老床位500张,主要建设内容为综合楼、服务中心、托老部、老年公寓、未成年人护理中心、地下车库及相关配套设施。
(二)加强统筹,谋划实施“幸福大院”项目。项目总建筑面积约55200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为对衢江区22个乡镇(街道)35处闲置设施或建设用地进行改造,围绕辖区内老百姓的政务服务、老年照料、儿童照护、精神文化需求,把幸福大院建成公共服务的社区综合体。
(三)改善品质,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区级层面,开工建设衢江区失能照护服务中心项目,总投资3650万元,照护床位200 张,设置认知症专区、精神障碍患者专区等。乡镇层面,已建成乡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1家,部分兼具日间照料与全托服务等功能。社会层面,推进公办养老机构社会化运营,引进知名养老服务机构来我区开展养老服务。
(四)康养联合,推进康养衢江品牌建设。以100张床位以上且康复室建筑面积在2000㎡以上为标准确定衢江区舒宁康养中心、衢江区杨继洲医院作为区级康养联合体试点单位,为服务对象提供出院后护理、稳定期康复、训练、转介、精神类辅导等服务;乡镇级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医共体卫生室毗邻而建,完成医养签约服务,为服务对象提供健康监测、日常巡诊等服务。
(五)优化阵地,整合社会资源关爱未成年人。2022年建成乡镇(街道)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22家,以未成年人需求为导向,打造未成年人及其家庭学习、交流、成长和关爱保护救助的活动空间,发挥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枢纽作用,织牢织密未成年人“保护网”,其中廿里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设在廿里镇继洲社区。衢江区共有121家“儿童之家”,整合资源,建设了一个集品行教育、知识学习、休闲娱乐等服务为一体的儿童成长平台,其中廿里镇设有9家,为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和谐的成长环境。
(六)改善品质,改造社区老年食堂。衢江区廿里镇继洲社区老年食堂,委托衢江区阳光白马社会服务中心负责运营,每天提供中晚两餐,60周岁及以上人员就餐标准8元每餐,70周岁及以上人员就餐标准6元每餐,80周岁及以上人员就餐标准3元每餐。安装智能用餐设备,支持人脸识别,刷卡付钱方便老人用餐。老年食堂位于白马小区,下设三处送餐点分别在龙溪、和美、通衢,支持线上系统订餐模式,方便辖区内老人就餐,缩短他们就餐距离,打造家门口食堂。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优先发展失能失智照护机构。新建的衢江区失能照护服务中心弥补了城区范围内无公办养老机构的短板,目前正在试运营阶段,为全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优质普惠的群体养老服务。另有区社会福利中心项目正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为满足老年人不断提升的基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求,将极大满足辖区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需求。
(二)提高幸福大院覆盖率。通过改造提升农村养老服务设施,整合各类资源,创新服务机制等方式,2022年至2024年10月底前完成30家幸福大院改造提升计划,提高全区幸福大院覆盖率,满足老年人“不离家、不离亲”的养老服务需求。
幸福大院三期继洲社区点位,项目总投资1058.22万元,总工期12个月。包括改造提升、新建两块建设内容,主要是对老百姓综合服务环境提升利用率和使用效果,围绕辖区内老百姓的政务服务、老年照料、儿童照护、精神文化需求。其中改造提升面积为1968.08平方米,建设内容为新建2号楼共享食堂、3号楼交友娱乐、4号楼书吧、5号楼茶室,同时对1号楼进行改造。
(三)加快建设幸福食堂。2023年,在原有50家食堂的基础上,新增25家幸福食堂,40家助餐点。一是引进国有企业参与经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合作共建等方式,鼓励优质餐饮企业参与老年助餐服务。二是发挥养老机构食堂作用,率先开放老年人助餐、配送餐服务功能,并向社会开放,为周边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三是扩充其他助餐服务方式,发展爱心助老食堂、农家乐参与助餐、农村邻里助餐、社会公益助餐等多元助餐服务方式。
最后,感谢您对我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继续建言献策,促进衢江区社会福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衢州市衢江区民政局
2023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