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公开 > 教育信息 > 义务教育信息
索引号: 330803-015/2023-6289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文号: 衢江教〔2023〕18号 公开日期: 2023-05-04
发布单位: 区教育局 有效性:
统一编号:
  • 信息索引号:

    330803-015/2023-62895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文号:

    衢江教〔2023〕18号

  • 公开日期:

    2023-05-04

  • 发布单位:

    区教育局

  • 有效性:

  • 统一编号:

衢州市衢江区教育局关于印发《衢州市衢江区2023年小学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3-05-04 09:13 信息来源:办公室 浏览次数:


各中小学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教基厅〔20221号)、《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3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浙教办202311号)《衢州市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方案》衢教〔202316等文件精神,现将《衢州市衢江区2023小学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校认真贯彻落实,切实做好我2023小学招生入学工作。

 

衢州市衢江区教育局

2023427

 

(此件公开发布)


衢州市衢江区2023小学招生入学工作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发〔201926号)、《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浙委发〔202036号)、《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3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浙教办202311号)《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下达2023年保障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入学相关任务的通知》(浙教办基〔20235)《衢州市进一步优化招生入学政策“八大便民举措”》(衢教〔202254)《衢州市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方案》衢教〔202316等文件精神,做好2023小学招生入学工作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遵循教育规律,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制度,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促进我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构建以教育促进和保障人口集聚的政策机制,赋能县域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努力让每个孩子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构建高质量衢江教育体系,助力打造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

二、基本原则

(一)依法保障原则。严格落实《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保障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坚持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切实履行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法定职责,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全面排查并严厉查处社会培训机构等以国学班”“读经班”“私塾等形式替代义务教育的非法办学行为。

(二)就近入学原则。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儿童少年就近入学规定。公办义务教育小学学校严格按照就近入学要求在学区范围内招生。

(三)免试入学原则。严格执行义务教育儿童少年免试入学规定,不得以面试、评测等名义挑选学生,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

(四)公民同招原则。坚持公办民办小学一视同仁、公平发展,全面实行公办民办小学同步报名、同步开展录取、同步注册学籍,公办民办小学互不享有招生特权。

三、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

年满6周岁(201691——2017831日出生)与第一监护人同户、未注册小学学籍的适龄儿童,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报名就读衢江区公办小学:

1.户籍在衢江区。

2.第一监护人持有衢江区自有产权住宅。

3.持有《浙江省居住证》(2023430日前取得)实际居住在衢江区。

4.在衢江区域内企业工作已缴纳职工社会养老保险或工作满3个月。

、招生计划

严格执行招生计划,每班不得超过45人,根据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创建要求,原则上每班控制在40人以内。

招生计划见附件1

、报名时间、报名办法

报名采用网上报名和线下学校辅助报名相结合的办法。

(一)报名时间:627

(二)报名办法

1.网上报名办法请见附件2

2.所有就读对象都要求网上报名,无法进行网上报名的,可6567日三天上班时间到附近学校在老师帮助下完成网上报名。

3.符合多类报名条件的,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类报名,报名材料审核通过后,不得变更报名类别。

4.外地回原籍就读的对象,在规定时间内报名并审核通过的,与本地生源享有同等权利;若错过报名时间或报外县(市、区)未就读而回原籍的,列入最后一批统筹安排。

录取办法

按照公民办同招、公办学校严格按学区就近入学、积分统筹、兼顾长幼随学的总原则开展招生录取工作。

公民同招基本流程为:招生信息发布平台报名信息审核分类公办学校学区房户生学区户籍生和民办学校委托学区生”“协议约定生录取 公办民办学校政策保障生录取民办学校按志愿分批录取首轮录取未完成招生计划的民办学校补招公办学校分类分批统筹录取录取名单公示发布。

(一)衢江育才小学招生

衢江育才小学(以下简称育才小学)依据省市义务教育招生政策相关规定,继续采取大学区方式招生。

(1)招生范围:衢江区第一小学、衢江区第二小学、衢江区实验小学三校的片区总和。

(2)招生对象:大学区内的学区户籍生(不含接管学校辖区)、学区房户生、城中村改造拆迁生、安置地在大学区内的共富大搬迁随迁子女、自有产权住宅生、祖辈房产生、中途落户生和政策保障生,可根据意愿兼报育才小学。

(3)录取办法:

政策保障生录取后,经审核通过的报名数超过剩余招生计划的,采取电脑随机派号办法录取,具体时间与办法另行通知,未被录取的,参加其他公办小学录取时不受影响。

经审核通过的报名数未超剩余招生计划的,全部录取;剩余招生计划用于统筹生的录取。

(二)城东学校(暂名)

2023年新设立公办城东学校,招收一年级新生,招生计划全部用于统筹生的录取。

(三)围棋后备人才基地学校招生

衢江区第二小学为衢州市围棋后备人才基地学校,根据《衢州市体育局 衢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衢州市围棋体教融合实施方案>的通知》(衢市体〔20228 号)文件精神,符合衢江就读条件的“衢州市围棋后备人才选拔赛”幼儿大班组比赛成绩前20名的学生,可自愿报名衢江区第二小学,报名时选择政策保障生类。

(四)公办小学录取

根据《衢江区2023年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新生入学条件细则》(衢江教〔2022100)规定,除育才小学、城东学校外其他公办小学的录取顺序与方法为:

1.学区房户生、学区户籍生、拆迁户子女、下山出库脱贫户子女、共富大搬迁随迁子女,在区学校就读。具体划片方案如下:

(1)衢江区第一小学片区:乌溪江以东、宾港北路和宾港中路以西、衢江以南、新320国道以北。

(2)衢江区第二小学片区:百灵北路以东樟潭街道辖区;政和路—府前路—求实路连线以东、东迹大道以北樟潭街道辖区;东迹大道以南、霞飞路-霞飞中路连线以东、新320国道以北、百灵北路以西(含高塘石村、芝坑桥村学区户籍生,不含徐尚村的学区户籍生)。

(3)衢江区实验小学片区:宾港北路—东迹大道—政和路—府前路—求实路—衢江连线范围内;宾港中路以东、东迹大道以南、霞飞路-霞飞中路连线以西、新320国道以北(不含徐尚村、高塘石村的学区户籍生)。

(4)江区东港小学片区:新320国道以南的东港街道及协议范围内的市开发区、绿色产业集聚区,樟潭街道徐尚村的学区户籍生

(5)衢江区第四小学片区:乌溪江以西的樟潭街道所属戚家村、梨园村、乌溪桥村和下张村。

(6)浮石小学片区:浮石街道(含春江花园、衢州花园、浮石花园等住宅小区)。

(7)衢江区范围内其他乡镇(街道、办事处)的适龄儿童划入户籍所在地小学就读。双桥乡适龄儿童就近在周家乡中心小学或杜泽小学就读、岭洋乡适龄儿童在廿里小学就读或在监护人常住地统筹入学、太真乡适龄儿童可选择周家或杜泽小学就读、湖南镇和黄坛口乡适龄儿童可选择本乡镇小学或廿里小学就读、安仁小学片区的适龄儿童可选择安仁小学或高家小学或全旺小学就读。

(8)城中村改造拆迁户子女就读对象与被拆迁的第一监护人需同户,以现居住地为准就近入学。

(9)下山出库脱贫户子女,以政策安置地为准就近入学。

(10)共富大搬迁随迁子女在政策安置地就近入学,也可在签订搬迁协议2年内以原户籍地为入学条件入学。

(11)被接管学校乡镇适龄儿童原则上在户籍所在地或周边乡镇学校就读。

2.政策保障生:保障对象按省、市招生工作方案的规定,根据实际情况统筹入学。为支持国家生育政策,新增“同一对法定夫妇合法生育的具有衢江户籍的第三孩”为政策保障生。

3.自有产权住宅生:指户籍地址与报名房产地址不一学生。按衢江户籍——持有实际居住衢江的《浙江省居住证》和柯城户籍——未办居住证的批次顺序统筹安排,同一批次按取得产权证或购房合同备案时间先后排序,按排序视学位情况依次录取

4.祖辈房产生:指房产为就读者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所有且符合划片要求,并且要求房产所有人、第一监护人、就读者三者户籍一直在同一户口本。按购房先后顺序(排序方法同自有产权住宅生)统筹录取。

5.中途落户生:指户籍中途迁入学区且与第一监护人同户的。按户籍迁入时间先后顺序统筹录取。

6.未办理缓学手续的超龄儿童,统筹安排。

7.务工经商生:指第一监护人具有有效积分且同时满足下列条件:A.实际居住在衢江区内;B.衢江区域内企业20224月至20234月缴纳社保分数不少于3分(缴满6个月)且继续在缴,或在衢江区域内有20221231日前办理的营业执照,且有与执照核准的经营地点、经营范围相符的经营实体。

这类人员按积分高低顺序统筹录取,区外户籍人员居住证积分由公安部门提供;区内户籍人员积分由教育局计算,方法为:按连续在缴衢江区域内企业社保或未中断在用营业执照(取得时间20221231日前,且有与执照核准的经营地点、经营范围相符的经营实体)时间积分,每满1个月计0.5分,不满1个月按1个月计。

统筹方法:根据符合条件人数与剩余学位数,确定区外务工、区外经商、区内务工、区内经商四类的录取比例与每类录取人数,区外人员录取办法按《衢江区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积分入学实施办法(试行)》(衢江教〔2019195号)执行,区内人员按积分高低依次录取。

8.其他持有《浙江省居住证》实际居住在衢江区人员、符合条件但未在规定时间办理报名手续的根据情况统筹安排。

9.其他务工人员子女,指在衢江区域内企业工作已缴纳职工社会养老保险或工作满3个月的,根据情况统筹安排。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规范有序招生为确保小学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必须在区义务教育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规范有序开展招生工作。

)规范招生程序,严格招生纪律。适龄儿童免试就近入学。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适龄儿童按时入学,严禁不足龄儿童进入小学一年级就读。学校要严格按计划招生,不得随意超计划扩班和招生,不得擅自招收未经区教育局批准的学生入学,不得擅自提前招生,否则不予注册学籍。学校要尊重学生报读意愿,不得干扰学生家长志愿填报。要严格收费政策,在学生报到前不得以任何理由收取任何费用。拟录取名单须公示无异议后,经区教育局义务教育领导小组审核后,由学校按审核后的录取名单发放入学通知书。学校对外来务工人员及外来经商创业人员子女要做好接纳招收工作,确保其按时入学就读,不得以任何借口拒收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的学生。学校要严守招生纪律,如有违反,将视情节轻重给予约谈、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改正等处理。经查实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校长和其他相关人员依法依纪给予处分。招生违规情况记入校长和教师信誉档案,与职称职级评定、评先评优相挂钩。民办学校违规招生的,将视情况分别予以减少下一年度招生计划、核减政府专项扶持资金、停止当年招生、吊销办学许可证等处理。

)坚持招生原则,反对不正之风。参与招生工作的同志,要坚持原则,遵守纪律,秉公办事。招生工作结束后,区教育局将对招生工作进行全面检查,坚决反对和制止招生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对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违纪行为,参照有关规定追究当事人及负责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四)严格计划管理,规范办学行为。严格按规定控制班额,规范实施学生随机均衡编班,合理均衡配备师资。严禁以任何名义设立重点班、快慢班、特色班、实验班等,不得以国际部”“国际课程班”“境外班等名义招生编班。学校不得劝退或变相劝退已录取的学生,不得在学段的中途扩班或增加班额。严禁借转学名义变相掐尖招生,严格执行取消择校生”“借读生的规定,严禁挂靠学籍,切实做到人籍一致

加强宣传力度,实施阳光招生。建立和完善招生入学工作公示制度、社会监督制度,在招生工作开始前,通过区电视台、《今日衢江》及衢江发布”“衢江教育等途径向社会公布学区划分、入学资格、报名材料、报名时间、招生计划、咨询电话和投诉电话(信箱)等信息,接受学生和家长咨询,加强对学校招生工作的监督。招生结果要在第一时间在学校公示栏予以公示,确保招生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其他

1.适龄儿童由于身体等原因需要延缓入学的,9月开学前,由家长(第一监护人)向户籍地小学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由学校在学籍系统提交申请报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审,审核通过后报名不再提交纸质缓学证明材料

2.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盲童到省盲人学校报名就读(联系电话:0571-6346167463461643);聋哑儿童到市特殊教育学校报名就读(联系电话:0570-3854063);中度智障儿童到衢江区启智学校报名就读(联系电话:0570-2290168轻度智障和除盲聋哑外智力正常的其他残疾儿童正常报名,由录取学校安排随班就读生活不能自理需专人护理的残疾儿童正常报名,由录取学校负责学籍管理,教育局安排专业机构送教上门。

3.咨询电话:0570-3838909;投诉电话:0570-3838951

本意见的解释权属衢江区义务教育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并于下文之日起正式实施。

 

附件1.衢州市衢江区2023公办小学招生计划

2.衢江区中小学生无纸化报名平台操作手册


附件1

 

衢州市衢江区2023公办小学招生计划

序号

学校

招生班级

联系人及电话

1

衢江区第一小学

8

老师0570-8750710

2

衢江区第二小学

8(含围棋后备人才)

老师0570-2298810

3

衢江区实验小学

8

李老师0570-2966221

4

江区东港小学

8

老师0570-8758056

5

衢江育才小学

10

老师13575652710

6

廿里镇中心小学

5

老师

13676619983

7

杜泽镇中心小学

4

方老师13957021693

8

高家镇中心小学

3

蒋老师13575654068

9

高家镇安仁小学

1

吴老师13675718445

10

大洲镇中心小学

2

唐老师13675719255

11

衢江区浮石小学

2

吴老师

13600504028

12

衢江区横路小学

3

汪老师13867035802

13

后溪镇中心小学

3

蓝老师13505700133

14

湖南镇中心小学

1

童老师13957031995

15

黄坛口乡中心小学

1

杜老师15857097109

16

莲花镇中心小学

5

老师13706702414

17

全旺镇中心小学

4

老师15857071720

18

上方镇中心小学

2

梁老师13750703295

19

衢江区第四小学

4

老师0570-8755698

20

云溪乡中心小学

4

杨老师15257015471

21

峡川镇中心小学

1

叶老师13757033571

22

周家乡中心小学

2

王老师13575646258

23

城东学校

8


24

廿里二小

8


25

衢江区启智学校

1

老师0570-2290168

合    计

106


 

 

 

附件2

衢江区中小学生无纸化报名平台操作手册

 

一、浙里办用户注册

1.电脑端:登录浙江政务服务网,用户注册。网址http://www.zjzwfw.gov.cn

2.手机端:下载“浙里办”APP,用户注册。

二、用户登录报名平台

方式1.电脑登录:浙江政务服务网——左上角定位到“衢江区”——搜索“衢江入学”——“在线办理”。建议使用谷歌或360浏览器的极速模式访问。

方式2.手机登录:浙里办APP”——左上角定位到衢江区”——下拉找到浙里民生或搜索框输入衢江入学搜索——入学在线办理

方式3. 手机下载安装“浙里办APP”并注册登录,用浙里办APP扫描下面二维码进入招生系统报名

             

三、报名

1.进入报名,完成后有我要育才小学”的选项,符合报名条件的可根据意愿勾选兼报。

2.报名时,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报名类别、填写相关信息、上传材料照片注意:如符合多类报名条件的,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类报名,报名材料审核通过后,不得变更报名类别。

3.选择报名学校(划片生选择,其他类别无学校选择。当出现多所备选学校时,不是可以根据意愿自由选择,而要根据学区划分正确选择户籍或房产所在学校,尽量避免因错选而造成报名被退回的麻烦)

4.提交(当提示报名成功时,报名成功,请安心等待审核结果;如不能提交成功的,请稍后再试,或到附近学校请老师帮助报名)

具体操作请见登录报名平台查阅《2022衢江区中小学生无纸化报名管理平台——学生/家长操作指南》

四、审核

1.学生材料审核预计时间在710日前完成。

2.第一次修改报名:711日至71220时,收到报名有误短信的,登录平台进行修改。

3.学校再审,有误的继续退回,预计715日完成。

4.现场集中修改报名:715—16日工作时间,在短信通知的地点现场接待报名有误家长,现场修改现场审核。

五、录取

1.育才小学录取:721

2.其他学校分批次预录取:725-84

3.义务教育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核预录取名单:87

4.公示88—812

5.学校发放录取通知并组织报到820日前

注:报名成功后,有问题的报名及录取结果有短信提示(预录取由教育局发送、正式录取由录取学校发送短信),未收到短信时请耐心等待,家长也可全程登录平台查看工作进展,但只在指定时间才能进行修改

六、提醒

    衢江区实行阳光招生政策,入学条件、招生过程、录取结果公开透明,请勿听信任何可暗箱操作的谣言,谨防受骗!


编辑:(
关闭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