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叶画的历史已有千年,据传,2500多年前,佛祖释迦牟尼放弃继承王位出家修行,寻求人生的真谛,经过多年的修炼,后在菩提树下静坐了7天7夜,始战胜各种邪恶诱惑,终成佛陀。因为菩提叶和佛祖的上述关系,后来佛教一直都视菩提树为圣树,信众为了纪念佛祖,就把佛经和佛像写绘在菩提叶上,从此就有了菩提叶画。我国台湾和江苏等许多博物馆及浙江杭州市灵隐寺等地至今还藏有明和清代的叶画珍品。
衢州叶画起源于1888年,至今已有122年的历史。杨远锋在传承祖辈制作技艺的同时,又大胆进行了创新。在传统叶画制作技艺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数码技术,成功开发出了植物叶(包括叶脉)数码相片技术、可打印的植物叶(叶画及照片载体)、夜光镂空植物叶画、叶脉绣画等等技术和产品,十多年来已先后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20多项与植物叶画相关的专利。其中近一半为发明专利,目前已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的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十多项。2006年申请注册的《叶之语》品牌成功获得国家商标局授权,为我国目前为止同行中拥有植物叶画类自主知识产权之最,成为同行业中传承与创新的佼佼者。作品销往内地各省和我国台湾、澳门及加拿大、美国等地。
衢州叶画技艺具有一般文化艺术产品及技艺所无法比拟的多重价值,其历经百年传承,融书法、绘画、纸刻、刺绣等艺术为一体,是我国工艺美术领域中的一朵奇葩。目前与植物叶画相关的创新成果中,已获多项国家发明专利。从创始至今,经过数代人的传承、发扬、创新,已经成为衢州原创文化的一部分。叶画还涉及到农村、农民、农业、林业、手工技艺、文化创意等等多个领域,其作品本身即是低碳环保的文化艺术品,又是利国利民变废为宝的农业产品。植物叶本身就是可再生资源,作为农、林区剩余物之一,其深度加工可大大提高植物叶的利用率,同时可增加农业和林业的收益,对于促进农业林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衢州叶画“似叶非叶、似画非画、似绣非绣”,自成一家、别具一格, 在我国各种工艺美术作品及技艺中是绝无仅有的,因此还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与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