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线木偶戏
时间:2025-03-07 12:06 来源:衢江区政府 浏览次数:5
字体:[ ]

衢州木偶戏是以西安高腔为主要唱腔、衢州方言为主要语言的重要木偶戏流派,主要流传于衢州、金华一带,是研究地区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衢州木偶戏盛于清朝顺治年间,至今已有350多年历史。发源地为举村乡洋坑村。自清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衢州木偶戏在当地知名度一直很高,也很活跃,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文化大革命期间,木偶戏被作为“四旧”遭到批判,一度中断。改革开放后,衢州木偶戏重新恢复演出。

木偶由木头雕刻而成,木偶戏又称线偶、线戏、悬丝木偶、傀儡戏等。衢州木偶戏以提线木偶为主,唱腔以婺剧为主。制作时在木偶的重要关节部位如头、背、腹、手臂、手掌、脚趾等,各缀丝线,演员以拉动丝线来操纵木偶的动作,从而得到想要的表演。

传统木偶戏舞台,很长时间承袭戏曲舞美特征,甚至演出场所亦与戏曲合一。表演时木偶穿上戏服衣帽,如一个个真正的演员,轻松活泼,诙谐幽默,深受民众喜爱。一台演出一般需演职人员5至6人,前台操纵1至2人,后台伴奏3至4人,伴奏乐器主要有先锋、二胡、锣、鼓、钹和笛子组成。衢州地区木偶戏现只在我区举村乡洋坑有传承和演出,目前主要有《三国》、《水浒》等剧目。

木偶戏的“演员”是双重的,操纵者是幕后的演员,真正当众演出的是“木偶”。木偶造型既是由人雕绘而成的戏剧角色,又是为人所操纵的道具角色。木偶一般由偶头、笼腹、四肢、提线和勾牌组成,高约两尺。偶头以樟、椴或柳木雕成,内设机关,五官表情丰富;竹制胸腹,手有文、武之分,舞枪弄棒,笔走龙蛇,把盏挥扇,妙趣横生;脚分赤、靴、旦3种,勾牌与关节间有长约3尺的提线。提线一般为16条,据木偶动作需要取舍,合阳线戏基本提线5条,做特技时可增加到30余条,演来细腻传神,技巧高超。自古及今,倍受称赞。

b3230f6c5dd680de103d4543e83a3bd.jpg


a143f9d30da713f8fa70f2fb67e61d2.jpg


a3b388501a2a2585135d98f906affc8.jpg


91147c42c9437dac8722a3861131a71.jpg


91ec4ad0fdba6665fceaf9d75724ebe.jpg


60e44231d49af6ece1720e34c581516.jpg


49ad1a58044cef800b54c029d9dc1ff.jpg


14a798856be8d47762b4b29f7ef2a26.jpg


6b02dc8188a40a7c54a9aa7b5e19d5f.jpg


4aa7e517946a438ff66f242e2144393.jpg


fe1b743735f383b088f09eb93f05c7a.jpg


ba09acd1da0c7aa8b4db7a96046ea4b.jpg


b80172ad7796cd17cf6119381f650d7.jpg


隐私声明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衢州市衢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5703832381 承办单位:衢州市衢江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网站标识码:3308030012 浙公网安备:33080302000001  浙ICP备10001073号-1